關鍵字:飽食中樞
-
幼童適度咀嚼有益身心健康! 助預防肥胖、活躍腦功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81炎炎夏日容易感覺口渴,喝飲料止渴,卻常因感覺不餓了而忽略正餐進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主治醫師許玲欣說,咀嚼是進食時一種間歇性的節律行為,經由牙齒和顳顎關節運動,需要舌頭、臉部與咀嚼肌協調配合;在此過程中,唾液分泌,分解食物並協助吞嚥。唾液能保持口腔濕潤,並有補充水的作用。經研究指出,咀嚼不只是一個機械過程,更是一種感官體驗。 -
4種肥胖類型1次了解! 營養師對症開處方杜絕肥胖上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758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表示,科學家發現人體MC4R基因有異,會比其他人更喜歡高脂肪食物。MC4R基因不同原因包含遺傳與變異,因此人在飲食偏好很可能在基因上就決定,另外也有肥胖基因(ob gene)變異,會讓身體缺乏瘦素(leptin),當飽食中樞缺乏刺激,調節食量功能變差,也就常超量飲食。 -
孩子吃飯速度太快 較易攝取過多熱量變胖小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451你家孩子吃飯速度太快嗎?小心脂肪堆積腹部,變成小胖子。國外多項研究發現,小朋友如果吃飯太快,容易體重過重、腰圍超標、內臟脂肪高,專家建議,孩子用餐時間應該至少20分鐘以上,才能正常消化吸收,維持適當體重。 -
抑制食欲藥物上市 輕中度肥胖患者福音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219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專業肥胖專科林文元醫師指出,減重三大方法就是抑制食欲、減少腸道吸收、促進新陳代謝,其中以抑制食欲效果最好,如果控制熱量,成功減重機率就高達九成。 -
壓力沈重大啖甜食 小心肥肉纏腰失健康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251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壓力會使人體分泌皮質醇,讓人想吃油膩與甜味重的東西,一旦攝取過多,囤積在體內就會形成脂肪過高,人體代謝率隨之下降,日後減重會更難成功,形成一個週而復始的惡性循環。 -
善用營養保健元素 人人都是氧氣美女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240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國人年後體重平均增加2到3公斤,加上年後開工壓力大,容易想多吃東西,熱量容易囤積。這時不妨善用生活裡的各種營養保健元素,燃燒體內多餘的澱粉與油脂,提高代謝率,讓吃下肚的東西對容易消化。 -
細嚼慢嚥搭配正確進食順序 身材曼妙非夢事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186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刻意節食不吃或少吃正餐的減重方式,容易造成反效果,減重者因餓到極限,累積巨大壓力,反而轉而大吃,形成所謂「溜溜球效應」。理想的減重方式應是三餐正常吃,聰明選擇飲食型態及進食順序,或是借助輔助食品,來增加飽足感,在不影響身體正常新陳代謝下減重,才算健康。 -
想成功甩油 不必辛苦餓過頭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067營養師劉怡里從長期的門診經驗發現到,國人造成肥胖最常見原因為飲食不規律,一天之中進食的次數過多或是一天只吃一餐大餐,加上常常選擇高油、高糖的食物,容易使人體新陳代謝紊亂,造成體重增加。許多民眾一發現自己身材過胖,便刻意採取不吃或少吃正餐的方式,玩起「飢餓遊戲」,結果反而讓身體新陳代謝下降,最後過著「減重又復胖」的惡性循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