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飽和脂肪酸
-
過年餐餐好料加零食至少增3斤 營養師:這樣做不怕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89春節長假也讓很多人生活放鬆下來,熬到深夜才睡覺,睡醒已經是中午直接吃中餐變成常態。許為捷說,熬夜生活作息突然改變,身體的內分泌系統會有所改變,其中用來促進食慾的飢餓素分泌會增加,抑制食慾的瘦體素分泌減少,所以熬夜者通常有越晚越想吃東西的衝動。 -
「餓死癌細胞」論點荒謬 營養不良無力對抗病魔才致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1「營養補給為癌症治療的重要1環」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說,許多癌友並非死於癌症本身,而是因為沒食慾、沒體力,加上營養不良,體重逐漸變輕,最後逐漸走向死亡。 -
坂本龍一公開確診直腸癌 研究證實這樣吃減少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3939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大腸癌連續13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嚴重危及國人健康,研究證實,飲食習慣與大腸癌息息相關,如果多吃魚類與蔬菜,就能減少罹癌風險。 -
鮮奶、保久乳、奶粉哪個營養? 營養師這樣解答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448營養組組長陳紋慧表示,從乳牛身上擠出來的生乳含有很多細菌,飲用前必須先經過殺菌處理才比較安全。通常鮮奶的滅菌溫度約70~75℃,可將對人體有害的致病菌殺死,但並非達到完全無菌的狀態,因此鮮奶必須冷藏,保存期間約6~10天,應在保存期限內飲用完畢較安全。 -
防彈咖啡成熱門減重聖品 忽略這關鍵反而加速變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20343歲王姓工程師就是典型個案,因為工作忙碌,且步入中年後腹部脂肪越來越多,在朋友介紹下開始每天早餐1杯防彈咖啡減重,不料持續1個月後非但沒變瘦,反而還變胖。此外,健檢報告裡血液檢驗結果亮紅燈,低密度脂蛋白指數(LDL)也遠遠超過標準值。 -
清粥小菜防三高? 營養師:蛋白質不足恐肌少症上身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6947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郭柏良說,蛋白質為人體必須營養素,不只是人體的血球、抗體、荷爾蒙等原料,更關係肌肉合成及骨骼發展。中老年人如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將導致身體無力、精神疲倦,嚴重時還將增加失能、死亡率風險。 -
清淡飲食3餐水煮對嗎? 吃對好油比完全不吃油重要!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2875國健署表示,大豆油、葵花籽油、芥花籽油、玉米油、橄欖油、葡萄籽油、胡麻油等植物油,都屬於不飽和脂肪含量(85%以上)較高的油,建議作為家庭低溫處理的烹調用油。 -
長輩肌少症恐釀骨鬆骨折 這樣補充蛋白質可解「微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88造成肌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運動神經退化、相關荷爾蒙的減少(如:生長激素、睪固酮、類胰島素增長因子)、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營養供給不足、久坐少動等。另一方面值得注意,肌肉流失過程,脂肪組織也會慢慢的堆積。研究發現,30至60歲每年減少約0.23kg肌肉,但脂肪量卻會增加約0.45kg。這種肌肉質量減少與身體脂肪增加的狀態被稱為肌萎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若肌肉流失的銀髮族群同時存在肥胖問題,對健康會產生加乘的負面影響,加速老年人的身體失能、罹病率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