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飯後血糖
-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容易住院! 醫師破解迷思揭背後原因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607糖尿病族群不只要注意血糖過高,「低血糖」更是不容輕忽。嚴重長期的低血糖會導致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增加、認知功能受損。根據研究顯示,台灣約有3成服用傳統口服藥的第2型糖尿病人曾發生低血糖症狀。低血糖事件不但可能造成立即性危險,也會影響病人用藥治療的遵從性,增加血糖控制不佳的風險。 -
糖尿病「鉻」種飲食穩控血糖! 苦瓜、肉桂同為好選擇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450據統計,全台糖尿病人數已突破230萬人,是國人最常見的代謝異常疾病,糖尿病的成因大多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有關,飲食西化及肥胖更是助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特別是高糖、高油及重鹹的飲食,都會增加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不平衡。由此可見,對健康成人而言,日常飲食內容與血糖是否穩定息息相關。不少科學文獻指出,在各項天然食物中蘊含幫助血糖調節的潛力,包括易取得的苦瓜、肉桂以及微量礦物質元素鉻,各別具有幫助血糖穩定的活性成份。藥師林東慶提醒,有血糖控制問題的人,應多攝取健康有益的天然食物。 -
白米、糙米哪個好? 這食物不只降血壓還能預防糖尿病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25米、麵、麥一直是東方人的主食,亦是重要的熱量來源,但只是吃白飯及白吐司仍是不夠的,在衛福部最新每日飲食指南6大類食物當中,已將沿用數十年的「五穀類」修改為「全穀根莖類」。 -
亞洲男性攝護腺癌機率增 毎天2杯「這飲料」降低風險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437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6期 文: 丁馬 過去被認為對東方人威脅很小的攝護腺癌,近年來正大舉侵犯亞洲!根據統計發現,從20世紀的70年代以來,日本、新加坡和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攝護腺癌病例數急遽上升,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多喝咖啡或許有機會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 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歐洲臨床營養期刊》中。研究人員是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 -
所有藥都是飯後服用? 未必!這幾種藥物應該在飯前吃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529張文靜說,一般藥品若沒有特別指示,大多都是以飯後服用為主,主要原因就是擔心忘記吃藥,或是空腹時用藥容易傷胃,但還是有少數藥品是在「飯前」服藥。 -
新冠死亡個案9成有慢性病史 「i顧健康」落實三高控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88以推動社區藥局數位化為核心,由藥師守護民眾的健康,期許打造全人照護的環境為宗旨的「i顧健康」服務平台,在防疫的觀念下創新誕生。 -
龍劭華糖尿病纏身10多年 猝死前這些症狀透露求救警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36龍劭華才公開表示,於2009年確診糖尿病,11年來雖有服藥,卻很少回診,1次血液檢查發現,空腹和飯後血糖均超過正常值2倍。因為拍戲忙碌,飲食不忌口,有時1天吃好幾餐,但體重卻狂掉。 -
AZ今開放2、3類順位 羅一鈞自曝病史替糖友試疫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958牛津AZ新冠疫苗,今(12)日開放第2類與第3類對象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與符合資格代表,一早都在部立桃園醫院接種疫苗;羅一鈞強調,自己確診糖尿病5年,同樣也是慢性病高風險患者,會讓民眾瞭解施打後狀況,讓全民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