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風池穴
-
失眠10多年求診西醫仍難入睡 中醫助眠不吃藥也能改善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059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李維哲指出,常見的失眠問題可分成入睡困難、續睡困難及過早清醒3種類型,背後的原因包括環境、飲食、藥物、生理與心理等因素;而關於失眠,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提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說明了「目不瞑」失眠的核心概念在「陽不入陰」,因此臨床上常見患者主訴睡不著時思緒紛亂,腦袋不停轉動,很累卻無法入睡的情形,如機器空轉無法靜止,中醫介入的手段會選用收斂安神的中藥「引陽入陰」,或針灸相關的穴位,目的在於放鬆身心理,避免神經訊號過度活化。 -
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恐致頸因性頭痛 6招遠離頸椎症候群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7522個月前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求診,經針灸與舒筋手法治療3周及衛教正確姿勢後,頸部痠痛感大幅減輕,疼痛指數從7分降到1分,手臂到手指的麻痛感及側邊頭痛皆已消失,再也不需服止痛藥,重拾良好的生活品質。 -
夏日進出冷氣房溫差大頭暈腦脹 中醫消暑茶飲可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227例如夏天,在舒適的溫度下,血壓會較低,但如果溫度偏高過熱,血壓會反射性的升高,特別是常常在冷氣房中進進出出,從戶外的高溫一下子進入低溫的冷氣房,血管由擴張驟然收縮,由於血壓的突然改變,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自然就增加。所以縱然是夏天,門診上仍不乏血壓突然升高的病人,此時中醫常會使用耳尖點刺放血救急,讓病人頭暈腦脹的狀況可以快速減緩。 -
冬季防寒攻略 這6部位是保暖重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18420多歲的小雪常常會半夜咳嗽咳醒,每到冬天情況更是嚴重,造成睡眠品質不好,甚至影響精神狀況。不想一直被這樣的狀況困擾,於是前往醫院就診,臺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建霖為小雪檢查並詢問平日生活習慣後,診斷是背部受寒,除給予潤肺止咳中藥外,並提醒注意睡覺時背部的保暖,歷經半年調理,小雪半夜不再咳嗽,精神也 -
梳頭按摩穴道提神醒腦 有助考生思路清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005梳頭時,應緩慢而規律的由前向後梳理頭髮,藉由梳齒按摩頭皮各區域,有利於整個大腦皮層運動或感覺功能的再活化,讓人神清氣爽,有助於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
天氣熱老是中暑 吃冰反而散熱不易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210今年(105年)52歲江女士長期以來每逢高溫就頭昏腦脹,不舒服就去洗頭或請人按摩,痛到受不了就找家人刮痧,或吃冰品緩解疼痛。這一、兩年邁入更年期後,狀況沒有好轉,反而頻率更高,蹲下站起的瞬間,頭昏的症狀更加明顯。 -
上班族紓壓醒腦 準備迎接工作挑戰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58其實,洗頭按摩不僅可以放鬆頭頸部,還能幫助提神醒腦,達到紓壓的效果。洗頭時,可針對太陽穴、風池穴等加以按摩,除了達到清潔頭皮的作用,還能幫助頭頸部的壓力釋放。
-
偏頭痛找不出原因 中醫取穴合併調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80偏頭痛其實不只是痛一邊,有時候也會出現固定而多種位置的痛處,或左或右,或前或後,中醫師戴吉雄表示,因應偏頭痛所屬部位的經絡不同,治療穴位與用藥方式也不一樣,如果屬於頭頂痛,中醫辨証屬於肝經疼痛,可以在腳部拇指與第二指之間進行針灸;如果為額頭痛,屬於陽明經疼痛,又可分為足陽明經與手陽明經兩種,前者可以在足三里穴與內庭穴進行針灸,至於手陽明經則可以在合谷穴針灸。此外,屬於後頭痛的情況,主要是太陽經疼痛,又可分為手太陽經與足太陽經,前者可於後溪穴針灸,後者可於束骨穴與崑崙穴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