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顫抖
-
延緩失智症 從腸計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92P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退化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症狀隨病程緩慢出現,早期最明顯的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運動功能減退和步態異常,後期可能伴隨產生如失智症般的認知與記憶障礙,甚至衍生重度抑鬱和焦慮症狀。PD的成因至今未明,也尚無有效藥物進入市場。但與阿茲海默症的澱粉樣β蛋白(amyloid-β)沉積雷同,PD病人中樞神經中亦常見一種錯誤折疊的α-突觸核蛋白(misfolded α-synuclein,後簡稱mα-synuclein)沉積。然而,目前針對mα-synuclein蛋白開發的藥物,尚未見到顯著效果。 -
告別自發性顫抖症 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5神經內科醫師洪千岱表示,原發性顫抖係因神經退化,造成身體不同部位持續性顫抖,沒有具體的潛在原因,在老年人中最常見,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超過一半以上的原發性顫抖病人有家族遺傳病史,目前預估國內約有40萬名患者,其中有10萬人的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除了無法準確握筆寫字、拿杯子容易把水灑出來,操作比較精密的事務,如拿鑰匙開鎖,對他們也是很大的挑戰。 -
心搏過慢嚴重恐休克昏迷 心臟節律器可保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06許楹奇指出,造成心搏過慢的原因包括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藥物過量等,而最常見的原因為心臟節律細胞退化,正常情況下節律細胞會規律且穩定發電,讓人在靜止下可以維持正常心跳;而竇房結為向節律細胞發號施令的總司令官,當竇房結退化失調,就會造成心律不整,尤其當心跳僅剩每分鐘20到30下,甚至停頓而影響血液輸出量,便可能導致暈厥、休克等嚴重症狀。 -
肩痠、手麻誤認五十肩 正值壯年竟得巴金森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78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吳瑞美指出,許多人以為罹患巴金森病就會出現「顫抖」的症狀,但其實這只是巴金森病初期常見症狀之一,患者還會出現動作變慢、肢體僵硬無力、字越寫越小的情形。 -
急性腸胃炎就醫治療後竟臉歪嘴斜 問題出在這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221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陳憲青說明,所謂的錐體外症候群是當身體的運動系統受到干擾時,會發生肌肉張力異常、類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坐立不安等現象,此症多受藥物誘發,例如成分中含有多巴胺拮抗劑的胃腸藥或是傳統抗精神病藥物。 -
善用旅遊醫學門診 讓你健康跑遍全世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484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疫情通報,有某校12名大學師生於9月10至23日前往非洲烏干達進行社會服務,其中2名學生返國後分別於10月4日、6日出現發燒、寒顫、噁心、嘔吐、肌肉痠痛等症狀並就醫,經通報檢驗確診為感染熱帶瘧疾;目前2人症狀均已改善,住院治療中。這2名個案出國前均曾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及服用瘧疾預防性藥物,惟1人僅服用2天,另1人未規律服藥。其他10名同行者中,有1人於烏干達期間曾出現症狀並診斷為瘧疾,已於當地完成治療。 -
禁慾可防性功能障礙? 中醫:找出病因才治本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839不少人認為禁慾、運動可預防陽痿、早洩,這種想法不一定正確。中醫師楊永榮指出,陽痿、早洩是男性常見性功能障礙,心理、生理因素都可能造成陽痿、早洩。近年來有研究發現,射精功能、性功能好壞與大腦血清素訊號傳遞有關聯,由此可知,光靠禁慾或運動,無法有效改善陽痿、早洩等問題。 -
規律運動旅遊 老翁罹巴金森病照樣活跳跳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172皮膚黝黑的65歲林先生行動雖稍慢一些,但每次走進診間都展現出親切的笑容,外觀看起來與常人無太大差異,不提起,幾乎沒人知道他已罹患巴金森病10年了,且到目前為止,林先生的生活完全自理,不僅不需他人協助,還每天早上打球、下午游泳,甚至經常出國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