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頻尿
-
腹部腫脹以為變胖 未婚熟女月經異常竟是卵巢長腫瘤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022恩主公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威鈞表示,早期卵巢腫瘤幾乎沒有症狀,直到腫瘤體積過大,壓迫到附近器官組織,導致腹脹、腹圍增加、小腹隆起等症狀,患者才會覺得怪怪的。 -
WHO調查指出 造成年輕族群失能的頭號公敵是偏頭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18根據國際頭痛協會的最新頭痛分類標準,主要把頭痛分成2大類。第1類是原發性頭痛,也就是沒有其他致病因素的頭痛,絕大部分(約百分之90)的頭痛病人屬於此類,包括偏頭痛、緊縮型頭痛、叢發性頭痛及其他原發性頭痛;第2類是次發性頭痛,續發於其他疾病造成的頭痛,如腦內結構性病變(外傷、血管疾患、腫瘤等)、感染、藥物或其他身體疾病。 -
男性排尿不順要當心 一旦確診攝護腺癌最怕性福不保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898這名患者的主治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許富順醫師說明,近年來攝護腺癌已躍升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罹患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成為熟男的健康威脅。攝護腺癌早期並無明顯徵兆,僅有尿急、頻尿或小便不順、滴尿和夜尿等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類似的症狀,患者往往不自覺而延誤到擴散至骨骼轉移才有疼痛現象。 -
產後尿失禁嚴重影響夫妻生活 微創手術告別漏尿危機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009婦女尿失禁主要可分為急迫性尿失禁及應力性尿失禁2大類,耕莘醫院泌尿科廖俊厚主任說明,膀胱兼具儲存和排空尿液2大功能,急迫性尿失禁通常為膀胱在儲存期時有不自主收縮導致頻尿、急尿,常表現於來不及到廁所就尿出來等症狀;若儲存尿液時膀胱口關不緊,即為應力性尿失禁,多發生在用力咳嗽、跑步時會漏尿,與年紀增加、肥胖、產後密切相關。 -
攝護腺肥大復發竟出現尿血症狀 究竟是怎麼回事?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838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殷約翰表示,許多患者都在抱怨怎麼攝護腺肥大又復發,本來以為接受切除手術後就永遠沒問題了。事實上,手術只是刮除攝護腺中央肥大部分,並不是拿掉整個腺體。根據統計,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後,約有15%至20%會再次出現排尿不順的相關症狀,8.3%有需要再次手術的可能。 -
30分鐘做上萬次凱格爾運動 訓練骨盆底肌力拜了漏尿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656骨盆底肌可藉由肌肉訓練,增加肌力減少漏尿或頻尿等症狀,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在網站建議,先上廁所排空膀胱,接著讓身體平躺,腳掌踩在地板上雙手放在雙手兩側,吸氣時將骨盆慢慢提起,直到身軀只有肩膀接觸地面,在吐氣慢慢將骨盆放回地面,反覆數次就能慢慢訓練骨盆底肌。 -
攝護腺肥大解尿困難 雷射手術排除下水道危機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854攝護腺(前列腺)是男性專有的器官,位於膀胱底部、直腸前方,環繞在尿道上端,會分泌前列腺液,射精時與尿道精液混合,隨著年紀增加,攝護腺也會愈來愈大。耕莘醫院外科部主任廖俊厚表示,近半數的60歲長者會出現排尿卡卡、頻尿或解尿困難等症狀,尤其冬天更是好發季節。正常的攝護腺體積約20公克,一般輕中度皆以藥物治療為優先選項;若體積逾80公克時,則建議手術治療改善症狀的效果較好。 -
翁菸酒不離釀泌尿道上皮癌 國人罹患機率居全球之冠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119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教授吳文正表示,泌尿道上皮癌在台灣每年新增近4,000名病例,是種好發於老年人的癌症,尤其是南台灣地區更為嚴重。腎盂癌、輸尿管癌因發病位置在泌尿道上端,因此2者被合稱為上泌尿道上皮癌,如果出現血尿、頻尿或排尿疼痛,可能為癌變警訊,應盡快就醫接受檢查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