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音樂
-
CPR是救命關鍵 專家呼籲推廣急救教育掌握黃金搶救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652025年初歐洲復甦委員會(ERC)和歐洲駕駛學校協會(EFA)合作倡議「學習當駕駛、同時學習CPR」的計畫。其計畫的來源是當身邊有人突然倒下、失去意識時,您可以幫忙採取行動!2024年底美國醫學界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只要在心跳停止後的前兩分鐘內開始進行心肺復甦術,患者的存活機會能提高8成以上,腦部功能受損的風險也能大幅降低近1倍。 -
鍵盤族注意!手腕冒出「小肉球」 當心腱鞘囊腫在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7930歲的陳小姐是個標準的電腦族,每天至少要在鍵盤前奮戰8小時。某天洗手時,她突然摸到右手腕冒出一顆硬硬的「小肉球」,不痛不癢但就是很明顯。起初以為是撞到什麼東西腫起來,沒想到過了一個禮拜還存在,甚至開始出現痠痛,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腱鞘囊腫」作怪! -
二尖瓣脫垂好發這類女性族群 中醫分享7重點改善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10352歲的A小姐,體格正常,從小患有二尖瓣脫垂,生活規律,每天日行萬步,早睡早起,飲食均衡,不吃炸辣甜食,工作較忙碌容易疲倦,個性容易緊張焦慮,很容易感冒,年輕時沒有症狀,但隨著年齡增長、工作壓力增加,症狀出現偶爾會喘、胸悶、心悸,休息過後睡飽會改善,但是壓力大、感冒或偶發的失眠時,甚至會頭暈,倦怠感加重,定期回診西醫檢查都正常,但仍自我感覺生活品質不佳。 -
肥胖與心臟病的距離! 肥胖恐造成心肌損傷甚至心衰竭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038大家都知道,肥胖會增加患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而這些疾病又會進一步導致心臟病。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肥胖本身不僅僅是心臟問題的「幫凶」,過高的體重可能會直接對心肌造成傷害甚至心衰竭。肥胖對心臟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即使沒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等明顯的心臟病等危險因子,肥胖本身也可能對心肌造成隱蔽的損害,增加心衰竭的風險。郭志東醫師呼籲,重視體重問題,並採取積極的措施來保護心臟健康。通過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戒煙限酒和管理壓力,可以有效控制體重,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
器捐者100個心願 捐贈者與受贈者生命延續連結的橋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4566月19日為我國器官捐贈紀念日,今年正式邁向10週年!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以下簡稱器捐病主中心)發表臺灣10年來器官捐贈的成果趨勢,並推出「生命接力的100個心願」答願達願行動、預立器捐Donation Wi-Fi連線、器官捐贈微電影「續」,以及6月14日舉辦的「樂來願圓滿」器官捐贈紀念日10週年音樂會等活動。期望在感念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的無私奉獻之際,也呼籲國人一起思考生命的價值與延續,共同投入支持器捐的行列。 -
失智症及早篩檢診斷!「一條龍」照護 長期陪伴和支持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20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作為北市專業的精神科醫院,致力於為不同階段的失智症患者與家庭,提供「一條龍」的貼心照護服務,不僅走在醫療最前線,更用滿滿的溫度陪伴長者每一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職能治療科職能治療師王炫文表示,從門診到住院、從醫院走入社區,松德院區已佈局完整照護網絡。 -
女性更年期間三高風險增 4字訣自我保健、遠離慢性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10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路程,在這時期,因為體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部分女性會出現生理及情緒變化和身心不適的情形。同時,更年期女性更因為因荷爾蒙變化易有三高風險,且盛行率隨年齡顯著增加。國民健康署提供女性力行健4字健康口訣-心、動、舒、食,揪友談心、規律運動、放鬆舒緩及均衡飲食,以預防三高。政府提供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及慢性病風險評估,另有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協助女性度過更年期 -
高齡族動起來!長輩走出戶外健康慢老 5種運動受歡迎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501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銀髮族對健康管理的意識日益提升。無論是為了促進健康、拓展社交圈,或是培養興趣,運動已成為許多長輩的日常。那麼,哪些活動既適合年長者,又深受他們喜愛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3個月內「高齡族運動」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高齡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