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鞋子
-
3個月沒運動馬上恢復過去運動強度 足底筋膜炎來作怪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848因為擔心增加感染風險,許多慢性疼痛患者在疫情期間不敢回診就醫,復健科醫師發現,不少人宅在家,久坐不動,缺乏運動,雙腳長期處在低活動量狀態,很容易導致足底急慢性發炎,增加跌倒或運動傷害等風險。 -
久站腳底起水泡能擠破? 皮膚科醫師示警擠破水泡下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8許多人都有過腳起水泡的經驗,成因眾多,有人因為久站,有些則是鞋子不合腳型,不過,大部分還是因為汗皰疹、香港腳、糖尿病以及免疫力低下等疾病而起水泡。 -
腳易出汗?小心悶出腳臭! 穿鞋前「這樣做」快速除臭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68皮膚科醫師蔡長祐表示,香港腳、灰指甲或足蹠蠹蝕症,都會引發腳臭問題。 -
65歲以上長者訓練肌力防跌倒 圖解6招坐姿訓練秒學會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5976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周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對於身體活動量不足且體能差的長者除醫學診斷上應注意的身體活動禁忌外,以增加日常性活動為優先。像是練習從坐姿到站姿所需的肌力及移動時所需的平衡力,以減少身體活動時可能發生跌倒的情形。 -
五官變化明顯、穿鞋尺寸換不停 小心是肢端肥大症引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201高雄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朱志勳醫師分享,該患者的額頭變寬、手腳變大、嘴唇變厚,高血壓較難以控制,所以懷疑是肢端肥大症,經由抽血檢查便可確診肢端肥大症,而後也在進一步的影像檢查中,發現腦下垂體腫瘤。 -
7月1日大規模施打新冠疫苗 這11個問題你一定要先知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37但對於施打疫苗相關事宜,民眾仍然有許多擔憂與疑問,包含︰副作用該如何應對、是否需要預防性吃藥、會持續多久、有症狀可施打嗎、打疫苗前需快篩嗎…等等。消化內科醫師特別統整了常見的11大新冠疫苗Q&A。 -
每天穿同雙鞋恐得香港腳 1張圖認識「香港腳4大型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983臺中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林巧容指出,香港腳的臨床特徵大致有四種型態,可能合併出現,或接續發生,分別是:腳趾型、乾燥角化型、水泡型、潰瘍型。
-
媽祖繞境腳起水泡該不該刺破? 皮膚科醫師建議這樣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58台灣宗教盛事大甲媽祖繞境,已如火如荼展開,今(13)日在新港奉天宮舉行祝壽大典,接著開始回程,信眾希望祈求著國泰民安,戴著口罩跟著隊伍一步一步跟隨媽祖前進;長時間與距離不斷行走,雙腳很容易因摩擦出現水泡,如果破裂處理不當,有發生細菌感染風險,醫生建議不要勉強繼續應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