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面對死亡
-
病主法滿6週年!兒童劇開啟對話 盼生命教育從小扎根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434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李明哲於活動致詞時表示,台灣是先進民主的國家,在醫療人權方面持續進步。從民國76年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民國89年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到民國105年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都顯示台灣在醫療人權上的努力。 -
名作家瓊瑤住家輕生享壽86歲 留下《當雪花飄落》遺言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8988知名作家瓊瑤今(4)日下午驚傳於新北市淡水區住家輕生,消防獲報到場她已明顯死亡,享壽86歲。她《當雪花飄落》遺言寫著「已翩然離去,擺脫了逐漸讓她痛苦的軀殼……」,但強調,自己死亡的方式,是在生命的終站實行的,年輕一輩千萬別輕易放棄生命。 -
觸景更傷情!重度憂鬱症精神醫療要趁早 醫曝治療趨勢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58土耳其強震發生之後,已經有超過3萬人罹難,許多家庭因為失去親人而破碎。精神科醫師分析,人在面臨重大失落(significant loss)事件時,都會出現傷慟反應(bereavement),有憂鬱的情緒都很正常,但如果未加以正視而演變成重度憂鬱症,甚至出現自殺傾向,恐將造成憾事發生。 -
經顱磁刺激協助失智症患者找回話語權 讓大腦重新開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06研究經顱磁刺激術多年的台北榮總復健部經顱磁刺激中心主任蔡泊意表示,他的一位女性患者,因阿茲海默症困擾長達10年的時間,原來的個性開朗好動、相當活潑,目前只能夠坐在輪椅上,且無法發表言語。在接受顱磁刺激兩個療程之後,不但變得比較愛講話,對於外界的事物也有適當的反應。 -
如何善終? 面對死亡你要的是幸福還是遺憾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72遺憾的是,關於「善終」醫療,幾乎沒有醫師能夠淺顯易懂地傳達出去。大約在10年前,我開設「恩澤居家醫療診所」,是因為「執行在地扎根的安寧緩和療護」的使命感,以及「培育參與生命末期的醫療人才」的心願。為此,我成立「End-of-Life Care 協會」,並提出相關計畫,著手培育安寧緩和醫療人才,以及訓練人才如何協助家屬,但面對這樣的大環境,仍深感百廢待舉。
-
擬定願望清單 癌友不讓人生留白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49為了幫助癌友面對癌症所帶來的身體、心理、經濟、家庭生活等各面向考驗,癌症希望基金會持續推動「希望在這裡-癌友家庭照顧募款計畫」,透過癌友徐徐永不放棄的抗癌故事與溫暖的創作,呼籲社會大眾一起幫助癌友家庭排解抗癌路上的所有阻礙,邁向康復。 -
罹癌後自殺風險高 心理師助癌患迎向光明面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805周甲錡醫師指出,隨著疾病進展、身體疼痛程度變化、生活品質變差合併對社會心理壓力適應不良的反應,會導致癌患適應障礙、失志、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自殺問題的發生。有研究顯示,與病魔纏鬥的過程中,約47%符合精神疾病,最多是適應障礙症,佔有精神疾病診斷的68%,憂鬱症還達到13%。 -
專題》聞癌色變! 別讓癌症找上你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9幾乎每年都爆出「塑化劑」這類,伴隨人們日常生活的「致癌物」出現,再加上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作息不正常,皆促使癌症的危險因子無孔不入。在十大癌症中排序,不分性別,由「肺癌」奪冠,肝癌次之,後面依序為結腸直腸癌、女性乳房癌、口腔癌、胃癌、攝護腺癌、胰臟癌、食道癌、子宮頸癌,其中,婦女疾病竟還佔了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