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靜脈血栓
-
全台每年6千例動脈阻塞截肢 久坐小腿發冷痠麻快就醫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45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柏森表示,動脈阻塞是指斑塊或血栓堵住動脈血管,影響血液的流通,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和心臟血管阻塞等急重症,但也可能出現在肢體周邊血管,且因症狀較輕微,容易被忽略。 -
保養心血管要趁早 高齡者日常更要留意身體警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05聽到胸痛,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心臟病,不過有些患者的胸痛與胸主動脈有關。胸主動脈連接心臟,是身體最粗、最大的血管,就像是血管系統的高速公路。主動脈壁富有彈性,可以承受高壓血流衝擊,並協助把血液送往全身。當主動脈出狀況時,往往會對生命造成威脅。 -
全球每37秒有1人因血栓死亡 血栓風險因子不可不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58彰化基督教醫院與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為響應並呼籲民眾重視血栓問題,16日共同舉辦「世界血栓日—大家來重視」活動,由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彭慶添醫師等一同參與。 -
腦中風發作分秒必爭 牢記F.A.S.T把握就醫黃金時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148衛生福利部急診就診統計資料指出,腦中風為國人10大死因第4位,且30歲以上青壯年發生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高雄地區腦血管疾病每年發生人數就已突破6千多人,為南台灣人數最多的縣市。義大醫院腦中風中心成立後,更透過優化處置流程、標準化急診中風醫囑、縮短檢查報告產出時間、優化醫病溝通流程等方式,加速患者救治。掌握黃金救治時間,2小時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施打比例達15%,血管疏通率高達71%,降低病人失能風險。 -
長期服用類固醇有副作用 短期使用風險可能降低嗎?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232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溼科醫師姚宗杰、國立成功大學數據科學研究所張升懋副教授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陳安安講座副教授共同合作,針對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的安全性進行探究與分析。 -
晚上睡覺小腿肚抽筋劇痛 常見原因中這個嚴重恐致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276劉殷佐醫師指出,造成夜間小腿抽筋的常見的原因很多,包括懷孕、脫水、電解質不平衡、長時間過度勞累、神經肌肉疾病、內分泌紊亂、藥物作用等,此外還有容易被忽略的靜脈曲張。因靜脈曲張所造成的小腿抽筋,若出現症狀時未及時治療,嚴重可能會發生靜脈血栓甚至致命的肺栓塞,不可不慎。 -
衛福部推中風口訣 把握黃金搶救時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83衛生福利部推動中風口訣「臨微不亂送醫FAST」:「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ARM)。「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FACE)。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SPEECH)。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TIME)。 -
育齡婦女罹患糖尿病 孩子成年後心臟病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94研究人員分析了1977年至2016年間,240萬名在丹麥出生的兒童的相關數據,隨訪時間長達40年。從分析中發現,在懷孕之前或懷孕期間就得到糖尿病的人,相較其他沒有罹患糖尿病的母親,孩子長大後有早發性心臟病的風險高出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