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電療
-
杜絕「直美」亂象! 衛福部修法對醫美採風險分級管理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000近期發生多起醫學美容重大死亡事故,衛福部推動改革,部長石崇良表示,《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法勢在必行,要求年輕醫師均需完成兩年的一般醫學訓練(PGY),不能直接至醫美診所,以杜絕「直美」亂象。 -
乳癌術後義乳紅腫未必是感染 導管沖洗治療可緩解症狀
癌症新知 / 乳癌1685558歲的黃女士因罹患乳癌,日前接受右側乳房切除手術,並在同次手術中以矽膠義乳進行乳房重建,術後初期恢復相當好。但2個多月後,義乳部位出現局部疼痛與灼熱感。回診檢查後發現有紅腫的情形,經口服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且紅腫範圍持續擴大。安排住院治療後,以手術方式在義乳周圍放置2條微型導管,進行每天2次的局部沖洗,經3日治療後紅腫明顯改善,1週後順利出院,且無需移除義乳。 -
關節炎治療循序漸進! 醫:減緩退化透過再生療法有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051重仁骨科醫院副院長黃獻漳醫師指出,人體由206塊骨骼構成,骨頭與骨頭之間連接的關節,由上至下包括頸椎關節、肩關節、腰薦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可能因先天、慢性疾病或老化,而導致關節退化。 -
口腔癌致死率男性名列前茅 別輕忽口腔癌常見5大警訊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1487莊振杉醫師進一步指出,口腔癌屬於所有癌症中較容易控制,且痊癒率較高的類型;中醫的介入不僅適用於初期症狀治療,更能在中晚期發揮控制病勢、延長生存期。初期用中醫藥能迅速修復潰瘍、硬塊等症狀;中晚期則能透過提升免疫力與阻斷腫瘤養分供應,來消滅癌細胞。 -
罕病小腦萎縮症又稱企鵝家族 及早發現中醫治療有希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58張賜興醫師說明,小腦萎縮症的成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因素與遺傳基因有關;後天因素像是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生化酶缺乏、DNA修復異常以及營養不良,另外,還有疫苗注射副作用、開刀或車禍失血過度,抑或是氣血太過衰弱,低血壓、眩暈,都可能引起小腦萎縮的症狀。 -
乳癌初期難發現! 醫曝6大風險因子和及早篩檢重要性
癌症新知 / 乳癌10228乳癌在台灣一直是女性罹癌率最高的癌症,發生率逐年上升,根據國民健康署113年12月公布的資料,更是僅次於大腸癌發生率的癌症。雖然乳癌早期手術的5年存活率可以高達99%以上,但若病情進展至晚期,5年存活率將只剩下40%,若是三陰性乳癌的患者,存活率更可能低至10%。過往,多數病人在疾病進展至第4期時,接受過各線治療後,僅剩下傳統化學治療,效果有限。現在乳癌新藥2月納入健保給付,能有效提升乳癌HER2受體弱陽性晚期病患的治療成效。 -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68808你是否早上起床踩地時,後腳跟會感到疼痛?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主任賴彥廷醫師表示,足跟痛是「足底筋膜炎」常見的症狀之一。人體的足底筋膜是1層增厚的筋膜,從腳跟的跟骨向前延伸到腳趾,足底筋膜就像是彈簧一樣,可以提供足弓的穩定,維持足部的穩定與吸收走路衝擊的力道。 -
口腔潰瘍久未癒合恐口腔癌警訊! 中醫及早介入預後佳
癌症新知 / 口腔癌7297根據2023年11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數據顯示,口腔癌在我國10大癌症中排名第5,而在男性癌症發生率中更名列第3位。在治療上,傳統癌症治療以手術、放化療為主,但仍有復發和轉移的風險。近年來,由於中醫藥生物科技的進步,口腔癌的治療上,無論口腔內各種細胞病變的控制、修復,已可以獲得很大的成效,改善快且痊癒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