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陳秀熙
-
國內疫苗接種話題熱議不斷 癌友是否該施打新冠疫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鄭企峰表示,根據目前臨床準則,仍建議癌症病人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以減少感染及重症發生。但疫苗注射的時間,會受到治療的影響。 -
心血管病友疫情期間健康管理別鬆懈 三高族應規律服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92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表示,最近一兩個月來,三高疾病患者回診情況並不理想,不少人擔心就醫增加感染風險,並未定期回診,自行將藥物減半,治療效果變差。 -
血管發炎漸漸會失去彈性 一旦血管硬化恐招來致命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28原本充滿彈性血管,可以擔負心臟跳動的血液衝擊力,但隨著年紀增長血管漸漸不具彈性越來越硬,血液衝擊力忍受力也就降低,慢慢血管可能出現致命血管瘤,腎臟與腦部等器官也會有傷害,心臟有肥大跡象健康開始惡化;雖然血管硬化與老化密不可分,但減少接觸不良物質與改善習慣,可以減緩硬化速度。 -
變種病毒威脅「+0」有難度 陳秀熙分析疫情解封可行性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61全國3級警戒近2個月,許多家庭經濟受到影響,外界期盼7月26日後疫情防疫警戒能降級,台大公衛系教授陳秀熙列舉出5大指標,認為現具備解封的條件,但要「+0」則有一定難度。 -
3級警戒先降到2.5級? 陳秀熙:符合4大要點可以考慮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963級警戒實施滿月,重創經濟,許多人期盼早日回到2級,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6月12日至15日的Rt值降到0.46,連續2周Rt值(有效再生數)小於1,代表疫社區警戒與移工篩檢已發揮功效,解封之日可期,建議先降到2.5級,等6月底、7月初老年人疫苗接種率拉高之後,再降回2級,才是最保險。 -
8旬翁3採陰確診後2日死亡 執行「2.5」級警戒陳時中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67【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增加新冠本土病例167例,死亡18例,雙北新增人數都下降至百人以下,分別新北市65例與台北市50例,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分析雙北汙水處理廠樣本,仍然可發現新冠病毒,顯示社區仍然有潛藏病例,指揮中心呼籲各縣市加強社區篩檢,同時配合精準疫調,對於疫情才能有效控制。 -
何方走過憂鬱投身公益 打開人生抽屜整理21道翻牆記憶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388在憂鬱症好轉之初,何方原本有機會到海峽對岸發展,但因為剛剛痊癒,生活需要穩定而作罷。但也因此轉而走向幕後,從廣播中找到新的機會;在廣播的職涯中她付出了許多努力,也兩度獲得金鐘獎最佳廣播主持人的肯定。
-
機組員抱怨未列疫苗第1順位 李秉穎:醫院崩潰先完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39華航機師及諾富特飯店染疫事件越演越烈,不少機組員也紛紛抱怨一開始沒列在疫苗優先接種名單,現在出事,反要怪他們,不打疫苗。不少人則認為,機組員疫苗施打排序應該排在第1位,不過,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在電台節目則幫指揮中心講話,「把機組員排第1,會被國際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