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阻力運動
-
血脂超標很傷腎! 高血脂讓腎功能惡化恐增加死亡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8508「這個現象叫做翹翹板效應,臨床上還蠻常見的。」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楊智超醫師指出,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不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要達標,也同時要考慮到病人更常會合併高三酸甘油脂以及偏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需要更積極的治療來控制混合型高血脂的問題,不過,控制三酸甘油脂TG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能爬升,兩者的關係像翹翹板一樣。 -
新冠肺炎衝擊糖友 醫師提出後疫情時代糖尿病照護攻略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256新冠肺炎席捲全台,每一天、每一日傳統及網路媒體不斷地報導染病、死亡的消息,在慢性病友尤其糖尿病友間,成為異常關注的焦慮點。病友們都知道自己是高風險,但在防護疫病的同時,一部分的病友卻忽略了本身慢性病照護的基本功。 -
居家防疫你胖了嗎? 營養師教你進食順序吃飽也能瘦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44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科主任林杏純認為,想要不挨餓,又能順利減重有幾個重點,首先是要拒絕含糖冷飲的誘惑,再來就是挑對食物、控制份量、吃對順序。 -
長輩遠離肌少症 「軟心肉排」提供蛋白質攝取新選擇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097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課長蔡一賢表示,國內銀髮族蛋白質攝取量普遍不足,肌少症比率偏高,如何讓老年人多做阻力運動、重量訓練,以及多吃蛋白質食物,成為家人關注的議題。 -
適度重訓有助於延緩骨質疏鬆 醫:存骨本要趁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41何春生醫師指出,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原發性骨鬆和續發性骨鬆,前者因年紀漸長或女性停經後所導致,後者則是因內分泌問題(如甲狀腺亢進)、血液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藥物因素(服用類固醇)等因素產生,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都是高危險群,年長且同時罹患慢性病者,結合2項以上危險因子,尤須注意。 -
骨鬆與肌少症是常見共病 專家建議老年人多做這些阻力訓練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54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60歲以上人口中,有16%罹患骨質疏鬆症,同時又伴隨其它疾病,1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主任謝明宏指出,骨鬆患者不僅要持續用藥,還需配合運動,多曬太陽,才能降低骨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