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防疫政策
-
COVID-19台灣防疫關鍵決策網 展現我國公衛實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78為了記錄本次台灣防疫經驗,衛生福利部特別整合中央及地方政府各項防疫政策的決策過程,並將「台灣模式(Taiwan Model)」以時間軸的方式呈現,向民眾及各國說明台灣防疫成功因素、衛生醫療體系基礎、重大政策等,使各界了解台灣的公衛實力,證明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 -
連續140天防疫記者會落幕 指揮官期中報告防疫大事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70因應新冠肺炎全球爆發,1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設,連續每日疫情說明記者會,今(7)日終於劃下句點,修改成每周禮拜3下午14時,指揮中心統計140天內共有164場記者會,最早曾在上午8時30分,最曾在晚間22時20分召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僅完成期中考。 -
歷經葉克膜23天、呼吸器33天 70歲新冠重症病患康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11台北榮總表示,病人3月自國外返國後,因咳嗽發燒,確診為新冠肺炎後,收治於其他醫院。10日後因呼吸衰竭,進行插管後轉至北榮負壓隔離加護病房,隔日即因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接受葉克膜治療。 -
疫情衝擊偏鄉醫院財政恐關門 學者籲開放遠端醫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75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藉由高度防疫政策控管疫情散布,雖然能讓感染人數下降,但反觀經濟衝擊也會非常高,當中包含醫院,疫情讓許多民眾減少就醫意願,醫事服務量減少,健保請領額度自然下降,特別在偏鄉醫院影響甚鉅,例如恆春基督教醫院,地區偏遠人口本來就少,營運維持相當不易。 -
新冠疫情何時真正放心? 從H1N1經驗關鍵在疫苗開發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74中華職棒昨(8)日舉辦今年全球首場有現場觀眾棒球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到現場,觀察現場狀況當場宣布應可考慮開放到2千人,但今(9)日記者會中,指揮中心專家疫情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說,在2009年H1N1流感首次爆發時,廣泛施打疫苗後疫情才有效受到控制。真正要放心疫情解除,可能仍須等待疫苗。 -
台大公衛推估6月底疫情低點 歐洲北美疫情開始降溫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46台大公衛系碩士學程主任陳秀熙表示,目前已能觀察到,北美、歐洲、澳洲3個地區,新冠肺炎R0值已經小於1,也就是1位患者無法傳給1個人,疫情受到控制並正在縮小,但亞洲、非洲、南美洲,R0值都大於1,1個人至少傳染給1個人,顯至疫情持續散布中,入境管制應該按照相關數據調整。 -
天氣轉熱是否降低新冠病毒活性? 張上淳:不可大意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226天氣轉熱,連續數日全台最高溫超過30度,新冠肺炎病毒有沒有可能因氣候減低活性,各界都在期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提醒,新加坡季節分野不明顯,仍然有流感疫情,因此新冠病毒仍要觀察。指揮中心持續強調,民眾要習慣改變生活,口罩、社交距離、勤洗手不得放鬆。 -
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34新冠肺炎引起肺部纖維化,是否永久不可逆呼吸困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強調,肺部纖維化有很大機會隨著時間慢慢改善,並且台灣醫療能量非常好,新冠病患大部都能解除隔離出院。另外,疾管署針對國內新冠病患調查,發現感染者發病日前後傳染性最強,接著病毒散布能力就會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