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防沾黏
-
子宮手術後擔心會影響受孕? 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及防沾黏醫材是重要措施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0714子宮是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與孕育胎兒及月經來潮有關。當子宮內出現息肉、肌瘤、妊娠物殘留,甚至惡性病變時,常需透過手術切除。婦產科醫師建議,特別是有生育計畫的女性,要謹慎選擇手術方式,以對內膜傷害較小的術式為主。進行子宮內手術時也可考慮使用防沾黏凝膠。此舉能保護子宮內膜,預防傷口癒合時產生沾黏,為未來的受孕增添一份保障。 -
女子經痛1天吞3顆止痛藥 她罹患子宮肌腺症靠中醫改善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0180許多女性在月經來潮時,總是會感到如撕裂般的疼痛或絞痛,需仰賴止痛藥度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謝秉芮說,有一名26歲女性患者就是如此,從13歲為初經開始變嚴重經痛,甚至一天需要服用3到5顆止痛藥,左右少腹、雙側鼠蹊部疼痛,宮縮痙攣痛伴隨抽痛,且於月經來前兩日症狀持續,西醫診斷出子宮肌腺症,經中醫治療月餘改善許多。 -
子宮肌瘤占婦科腫瘤大宗 3大解方避免術後沾黏後遺症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806容婦產科診所院長謝俊賢醫師指出,婦科常見的腫瘤大多是良性,其中以子宮肌肉瘤占比最高,其他還有子宮肌腺瘤及卵巢等處的腫瘤,依據器官與生長部位的不同,腫瘤可生長的大小也有差異,以子宮的腫瘤來說,謝俊賢院長曾遇過最大28至34公分的案例,也治療過卵巢腫瘤最大50公分的患者。 -
剖腹產順便除子宮肌瘤? 婦科醫師:不建議!恐大出血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837台灣平均每10位女性就有3人罹患子宮肌瘤,比例相當高。倘若發生在備孕或懷孕婦女身上,更是讓患者及家屬擔心影響生育功能,甚至危及孕婦及寶寶的生命安全。對此,澄清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兼任產科主任關祥彬認為,如有定期追蹤檢查,其實不必過於恐慌。一般建議半年定期追蹤,若肌瘤大到影響生活品質,或是生長太快、長太靠近輸卵管導致阻塞而影響受孕,才會建議積極手術治療。 -
子宮肌瘤生長位置不同症狀各異 手術方式該如何選擇?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368大多數子宮肌瘤沒有症狀,但症狀表現會與肌瘤位置、大小和數目息息相關,子宮肌瘤生長位置可分為黏膜下、肌肉層、漿膜下3部位。 -
5症狀快看診!微創脊椎融合手術 精準治療椎間盤突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3260歲的王先生在鐵工廠工作約30年,長期彎腰、搬重物,造成腰椎慢慢難以負荷,不只彎腰會痛、雙側下肢痠又麻,睡到半夜還會抽筋,甚至嚴重到無法工作。 -
沒有尊嚴的存活? 鼻胃管攝取營養對病人自主權的反思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385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 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 -
健保補助第3代微脈衝黃斑部雷射 輔助藥物治療不惡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9115黃斑部病變可分為乾性與溼性(滲出型)。溼性黃斑部病變是在脈絡膜產生新生血管,導致視網膜水腫,看直線會扭曲是黃斑部病變的初期症狀。拜科技進步所賜,已提高黃斑部病變的篩檢率,故一旦發現病變,應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