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開車族
-
高度近視恐催化白內障早熟 飛秒白內障雷射手術新趨勢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690白內障就像長白頭髮一樣,是眼睛裡的水晶體老化、變得混濁的自然過程,隨著年紀愈老,白內障也愈加成熟。資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白內障手術常見的年齡層最落在60至70歲之間,近幾年臨床上發現55歲後的白內障患者變多,醫界推估,這可能與大量使用3C產品和高度近視相關。 -
白內障選對人工水晶體視力重返清晰 價格越貴越好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004陳逸川醫師進一步說明,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又可區分為非繞射型和繞射型2種技術,非繞射型在夜間的視線不會產生一圈圈光暈,適合需要夜間開車族,但35公分近距離的閱讀則略顯吃力,需準備100度老花眼鏡以備不時之需;而繞射型除了遠中近距離都能看清楚外,優勢在於30公分內的近距離視力相當清晰,例如工作需要看報表或較小字體時,也能應付自如,缺點為燈光昏暗或夜間開車時物體會容易產生眩光。 -
水晶體熟透再進行白內障手術? 醫:誘發青光眼風險增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641眼前一片霧茫茫,小心可能不只是眼睛疲勞,尤其60歲以上的年長者,需留意是否罹患白內障。不過,眼科醫師林芸萱也提醒,一般而言,白內障多發生在年紀較長的人,但也有部分20、30歲的年輕人因為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眼睛受到外力撞擊,或有高度近視者,也可能會出現白內障。而最讓白內障病患與家屬困擾的事情莫過於人工水晶體的選擇,由於目前人工水晶體的種類多元,許多民眾對於白內障手術應植入哪一種人工水晶體毫無頭緒,甚至有病患會直接請醫師自行幫他決定,林芸萱醫師建議,由於人工水晶體植入後就是用一輩子,民眾應做好功課、審慎評估與選擇。 -
全台烤蕃薯!開車族要當心 上車1動作恐造成心梗猝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2全台烤蕃薯!接連數日高溫逼近40度,讓人感覺快要被蒸發。1位26歲男性送貨司機,每天都需要上下車運送貨品,送貨途中因頓覺胸部悶痛、冒冷汗且呼吸上氣不接下氣,便直接驅車至中港澄清醫院掛急診,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 -
騎單車好處多! 心臟病、癌症和死亡風險都低於開車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32英國劍橋大學的Richard Patterson和倫敦帝國學院的Anthony Laverty指出,眾所周知,有許多人都沒有足夠的運動,這與全球每年320萬至530萬人的死亡有關。而我們知道,運動對健康有益,包括能夠降低罹患心臟病、第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甚至是憂鬱症的風險。 -
人工水晶體再進化 全焦段克服夜間眩光即將引進台灣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217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現今治療白內障已進展到使用微創手術,手術前只需滴入具有麻醉藥效的眼藥水便可執行,切割的傷口小到只有0.2公分,再使用儀器進行超音波乳化術,用低能量將白內障吸出,並將人工水晶體對折,植入後再攤開便完成手術,術後恢復快,且無須縫合,幾乎無疼痛感,加上現在的儀器相較以往的設備,所需使用的能量較低,也因此增加手術安全性。 -
年輕人也會白內障 高度近視患者尤應提高警覺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870根據醫學研究指出,若眼睛長時間近距離緊盯智慧型手機螢幕,這類藍光對眼睛健康的危害,恐使得水晶體逐漸混濁,進而生成白內障。所幸,醫學科技的進步,隨著各式多元化的人工水晶體問世,造福許多深受白內障困擾的患者,幫助他們找回視力的第二春。 -
開車族白內障 手術可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931855歲的陳先生,每天固定路線開車上下班20多年。最近1、2年,視力減退,雖仍看得見,但與周遭車子物體距離的把握度變差,發生了好幾次小擦撞,夜間路標也愈來愈不清楚,開車開得心驚膽跳。到眼科診所檢查才發現原來雙眼都產生白內障,視力掉到只剩0.4。所幸經過白內障手術之後,雙眼視力順利恢復至1.0,眼睛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