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鉻
-
睡覺打呼不代表睡得好! 5種人要小心睡夢中猝死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35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牙科主任廖明德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好發於男性、肥胖、抽菸、喝酒、糖尿病等群眾,主要是因睡覺時上呼吸道發生塌陷,氣流阻滯造成呼吸中止,不僅會出現打鼾、白天疲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高血壓、睡醒時口乾舌燥等症狀,也是心血管、內分泌及腎臟、肺部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高風險群,不可不慎。 -
自主健康管理硬闖五月天 年節集會不排除再開「天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19跨年夜包含桃園市與台南市等多個跨年晚會改成線上直播,台北市政府則維持開放入場,樂團五月天跨年演唱會也持續舉辦,今(1)日上午馬上傳出自主健康管理民眾前往觀看,遭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天網」揪出,防疫人員到場要求離開且開罰,指揮中心強調,不排除未來年節大型集會再次開啟「天網」。 -
3名境外移入印尼美國入境 上海確診台人證實第552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10今(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3名新冠境外移入,分別由印尼與美國移入,確診3人都在完成檢疫前確診,因此不需匡列接觸者;另外,中國大陸日前公布台灣入境民眾在當地確診,指揮中心確認該名民眾是台灣第552例個案,在台灣已經符合解除隔離條件,應在疾病末期陰陰陽陽階段。 -
開車時發生心肌梗塞怎麼辦? 保命「2動作」降死亡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02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者若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而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須立即「打119快就醫」,千萬別硬撐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
4種人最易長針眼 要冰敷、熱敷醫師告訴你關鍵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26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表示,針眼可簡單分為兩種,一種是皮脂腺開口阻塞而引起細菌感染,常伴隨紅、腫、熱、痛或合併有化膿等症狀,又稱麥粒腫;另一種是腺體慢性發炎較無細菌感染,在眼瞼上出現腫塊稱為霰粒腫。 -
元旦起健保費率調整為5.17% 受僱者平均每人增加63元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6衛福部建議全民健保自110年1月1日起,一般保險費費率先恢復至二代健保施行前之5.17%,立即發布施行。自102年二代健保施行後,依健保法第24條規定,健保會應於年度開始1個月前依協議訂定之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完成該年度應計之收支平衡費率之審議,報衛福部轉報行政院核定後公告之。因此,每年皆應依收支平衡之精神檢討費率。 -
台灣發現2株英國變種病毒 與飛機群聚相關未進入社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04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回溯追查21株確診病例病毒,都是英國入境或轉機確診個案,再發現第791例個案,也是感染英國變異病毒。個案12月22日入境,獨自在住家居家檢疫,12月26日發燒、咳嗽、流鼻水、肌肉痠痛,核酸檢驗Ct值23,病毒量比較高,不過居家檢疫沒有接觸到一般民眾,社區風險低。 -
疫情被迫在家工作悶出病 專家建議可打造專屬工作空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55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受COVID-19的限制而在家工作,有將近65%的人發現自己出現身體不適狀況,包括頸部和下背部疼痛,大約74%的人表示他們有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或憂鬱。而這些健康風險在工作和家庭兩頭燒的婦女或是要照顧嬰幼兒的爸媽身上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