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醫療制度
-
運動傷害有救了!錢薇娟靠1治療修復雙膝 緩解關節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65特管辦法已實施4年多,擁有多項成功案例,根據衛福部統計至去年底的成效報告,平均追蹤217天的可評估療效病患達30人,而這些病患疼痛指數減少約6成、膝關節功能提升幅度約3至7成。 -
衛福部推「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11月初22縣市全面上路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55「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上路了!衛生福利部、臺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等,今聯袂舉行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發布暨影片分享記者會,呼籲國人關心幼兒健康,支持政府落實「1個都不能少」、「0到3歲幫你一起顧」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衛生福利部自112年11月起,將11月1日起誕生之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也鼓勵3歲以下、尚未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的家長踴躍參加,讓寶貝們在幼兒專責醫師連續、全面、整合性的完善照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
韓國大長今深植人心 台韓傳統醫學聯手將中醫推向世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01近年來,隨著韓國影劇《大長今》在全世界發光,也帶動了韓醫的能見度。所謂的韓醫就是中醫的自然傳統醫學,而韓醫在針灸美容方面的實力與發展,堪稱另類韓國之光。 -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醫藥衛生 / NOW人物4086陳秀熙談起當初選擇脫下白袍,轉戰公共衛生社區服務的心情,有感而發地說:「這個社會仍需要加入一點異質性,要有不同跨領域的人才培育,才可維持台灣於健康醫療領域上保有的頂尖地位。」為讓健康醫療更多元,必須要有醫療背景的專業人士,逐漸引入其他理工文社範疇,而陳秀熙,就是在時代變化下,最早受到衝擊的一群。 -
聽見病友的聲音 臺灣病友聯盟推「病友參與權」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92在2016年以前,台灣病友相當弱勢,在健保署共同擬定的會議中,並無任何席次與發聲管道,早期許多相關會議對病友團體相當不友善,除了無視於病友建議,甚至有些人認為病人只會裝可憐、博取同情。經過長時間磨合,直到2019年初,才成功爭取到讓病友也能出席,得以讓病友對相關議題發表團體觀點,成果可說是得來不易。 -
國內再生醫療法鬆綁 俄羅斯技術年底來台交流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22日前衛生福利部公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以下稱特管辦法),並同時推動《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立法,期盼藉由建構再生醫療制度,促使國內生技製藥產業發展。 -
視野缺損漏看字 16歲少年確診為腦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12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副院長廖士傑表示,顱咽管瘤多發生在青少年,少數是50歲以後發病者,由顱咽管殘餘上皮所產生,是發展緩慢的良性顱內腫瘤,症狀與腫瘤大小、位置、年齡等因素有關,如晨間頭痛、視野缺損、內分泌異常、水腦症等。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為輔。 -
一次搞懂DRG新制 避免成為醫療人球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319除重症患者利益恐受到影響外,屆時也可能引發重症醫師出走潮,好的醫學中心加護病房也會一床難求。林口長庚醫院加護病房主治醫師黃崇旂就表示,年近60的他,待在加護病房已有20年,如今聽到DRG即將上路,讓他萌生轉換跑道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