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醫師
-
B型肝炎8旬嬤確診零期肝癌 醫揭肝癌高危險群應篩檢
癌症新知 / 肝癌2747一名83歲的黃姓老婦人因身體不適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就診過程中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進一步檢查發現一顆約1.5公分的肝臟腫瘤,確診為第零期肝癌,同時也發現患者患有B型肝炎,卻因沒有症狀所以不曾進行相關治療。所幸發現及時,由胃腸肝膽科醫師鄭煜明執行電燒治療,術後三天患者順利出院,目前僅需定期追蹤避免復發。 -
30歲女子長期膝蓋疼痛 微創軟骨修復術助她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10「醫師,我的膝蓋好像壞掉了,已經好幾年不能好好蹲下。」這是一位30歲女性患者在門診裡說的第一句話。她長期受到膝蓋疼痛困擾,不僅無法跑步或運動,甚至連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包括蹲下、上下樓梯、長時間站立,都變成折磨。她嘗試過物理治療、護具支撐,疼痛仍舊揮之不去。 -
鼻塞、鼻涕倒流飄魚腥味非感冒 竟是黴菌性鼻竇炎作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049台中一名52歲男子長期受流鼻涕、鼻涕異味困擾,幾乎三天兩頭就感冒,即使到診所拿藥但很容易復發。直到他前往長安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經林恆甫醫師以內視鏡及電腦斷層檢查後,才發現鼻竇內疑似有黴菌,確診為「黴菌性鼻竇炎」。透過鼻竇內視鏡手術結合導航系統完整清除病灶,術後隔天就出院,一週後恢復正常生活,惱人的鼻塞、異味消失了,感冒次數也大幅減少。 -
預防骨折勝於治療!老人跌倒死亡風險增 存骨本要趁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09「預防骨折比治療更為重要!」黃獻漳醫師強調,預防骨折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首要維持骨頭健康,平時飲食可多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搭配負重運動,如:快走、慢跑或簡單的重量訓練,都是可以提升骨質、增加骨密度的方法,避免一受碰撞就引發骨折。 -
眼壓正常也會青光眼? 醫揭趴睡、憋氣重訓成隱形殺手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8446歲的張經理是媒體工作者,長期超時使用3C產品。最近他常覺得眼睛酸澀、視力模糊,原以為只是疲勞,沒想到就醫檢查後竟被診斷為「低眼壓青光眼」。許多人以為青光眼一定伴隨高眼壓,但有些即使眼壓在正常範圍內,視神經仍可能持續受損的「正常眼壓型青光眼」。尤其是在台灣人中,超過一半青光眼患者都是正常眼壓。 -
心肌炎病徵似感冒易忽略 病毒感染是心肌炎最常見原因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674知名主持人謝哲青日前在金鐘獎頒獎典禮上神采奕奕,令人難以想像,三年前他曾因心肌炎暴瘦十公斤,心跳一度降至每分鐘僅三十多下。當時他誤以為胸悶、失眠只是喪母之痛所致,身邊朋友也以為他是健身有成,直到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真正的元兇是心肌炎。 -
1129講座》心悸胸痛別大意 當心瓣膜疾病與主動脈剝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48為讓民眾更了解心臟瓣膜疾病的治療方式,以及如何守護心臟健康,遠離主動脈剝離的風險,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將於2025年11月29日(六)下午2點(1點半開始入場)至4點半,舉辦健康公益講座,本次特別邀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暨心臟外科權威陳偉華醫師,深入解析瓣膜性心臟病治療方式,並分享主動脈剝離的預防之道。專業講解,帶您掌握守護心臟健康的關鍵! -
招募 50萬人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成果登《Nature》期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22由中央研究院領銜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建構出全球規模最大的漢人精準醫療研究族群,並結合基因資料及臨床資料,發展出多種疾病的風險評估方法,為全球十多億漢人族群健康照護提供了關鍵基礎。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表示,過去全球精準醫療的基礎資料多來自歐美族群。TPMI建立台灣的疾病研究大族群及數據,讓世界了 解漢人族群的基因特色與疾病的關聯。這不只是科研突破,更是公共健康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