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酗酒
-
跨年派對攻略!演唱會嗨翻天 高分貝環境帶來聽力損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06李宏信醫師說明,耳朵可分成外耳、中耳、內耳3部分,當內耳的蝸牛體神經細胞被破壞,或是內耳血管阻塞時易產生耳鳴。尤其民眾若遇到噪音傷害、病毒感染、外力撞擊、過勞、焦慮、緊張、睡眠不足和工作壓力等情況,影響自律神經的控制系統失調,促使內耳血管收縮,內耳神經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因而造成神經萎縮壞死,進而產生耳鳴、眩暈等症狀。 -
喝酒易臉紅恐酒精不耐症 台灣人有特定遺傳缺損很常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02喝酒會臉紅者可能具有酒精不耐症體質,飲酒後出現頭痛、心悸、嘔吐、宿醉等,因體內代謝酒精的功能天生受損,對於健康損害,更加嚴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侯育琪強調,酒精不耐症為東亞人特有遺傳缺損,亞洲人盛行率遠高歐美,而台灣比例更高,建議國人避免酒害,維護自身健康。 -
男業務接受健檢竟發現患大腸癌 醫曝8大常見危險因子
癌症新知 / 腸癌7866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表示,考量到林先生有長期抽菸史,而且飲食習慣偏愛吃高油脂、不愛吃蔬菜,所以在這次健檢項目特別加上腸胃內視鏡及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健檢當天影像報告出爐後發現,長期有抽菸史的他,肺部已有支氣管壁增厚及輕度浸潤現象,影像科醫師評估後,認為可能與長期抽菸引發肺部慢性發炎相關。 -
48歲男每天吃維生素D突中毒昏倒! 醫師揭露其中原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9448歲張姓中年男子有酗酒習慣,不僅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因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不得不置換雙側人工髖關節,但他誤聽友人告知「多補充維生素D可以保骨本」,每天竟吞下2至3顆,結果出現「高血鈣症」症狀,腎功能僅剩下30分,緊急就醫後連忙停藥並補充大量水分,總算恢復正常數值。 -
天冷工作慎防低溫症!嚴重恐致命 高風險族群尤其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53正常人體核心體溫為37±0.5℃,當核心體溫出現下降趨勢,就容易引發低溫症,即所謂失溫。依據瑞士低體溫分級系統,可將低體溫劃分為3級,且各分級的低溫症症狀也會有所不同。 -
愈早開始愈好!養成8種長壽好習慣 有望多活20年壽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66健康的生活習慣與長壽息息相關,最近1項研究確認了,如果在中年時期開始養成8種習慣,就可以使壽命延長20年以上。該研究團隊評估了參與美國退伍軍人事務局「百萬軍人計畫」(Million Veteran Program),且年齡介於40至99歲之間的70萬名退伍軍人資料,而在追蹤期間內,有超過30,000名參與者去世。 -
降低壞膽固醇數值就沒事? 心臟科醫師教你3多3避護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14想要預防心血管風險,如血管阻塞、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避免壞膽固醇過高是一大要點,但你知道嗎?想要改善膽固醇,除了要重視膽固醇數值外,更應注重改善品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提醒,透過檢測了解膽固醇數值,並遵循3好3避原則來改善壞膽固醇量與質,才能有效照顧心血管健康! -
酒精與7種癌症有因果關係! 衛福部推3大酒癮防治政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071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推估,全台飲酒人口高達843萬人,其中100萬人經常暴飲,酒癮人數超乎預期,馬偕醫院日前成立國內首家「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正式提供諮詢、篩檢、治療等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