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遺傳基因
-
把握孩子轉骨黃金期 中醫調理體質幫助身高逆轉勝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719中醫師聶美華表示,希望孩子能轉骨長高,一定要把握2個生長高峰期,第1個是出生到1歲的嬰兒時期;第2個時期是約9歲到14歲。尤其女孩子在月經來潮的2年後,生長板就會癒合,此時身高就定型了,因此想要長高,除了注重飲食均衡外,可在男女青春期剛開始,就以中藥轉骨調理體質,達到「追趕生長」的目的。 -
吃素還是會得大腸癌! 最好的預防方式掌握3原則
癌症新知 / 腸癌5073國健署在保健闢謠指出,其實大腸癌的發生並非由單一原因所造成,大腸癌的致癌因子包含遺傳基因、高脂肪低纖維飲食、抽菸、飲酒及肥胖等,然而,吃素可以預防罹患大腸癌的說法並無實證,有些人以為吃素就能預防大腸癌,卻忽略其烹調方式及自身的生活習慣也會影響。 -
男性面對「最友善癌症」攝護腺癌 多元治療方針保性福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5153相較傳統開刀的切除術的高風險性,海福刀能降低術後疼痛、出血量,攝護腺組織並未全部切除,且能針對第1至2期的攝護腺癌病患進行局部精準治療,能避開神經血管叢並保留性功能、減少尿失禁的發生率,多數心肺功能不佳、服用凝血藥物的年長者也能適用,且復原期快約住院3至5天,手術當天可進食、翌日即可下床。 -
牙周病易傳染 1人罹患全家都中標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35更令人意外的是,蔡先生有嚴重牙周病,其他家人也都罹患了牙周病,牙科醫師賴柏超表示,牙菌斑具有高度傳染性,如果家庭裡面有1人牙周病,其餘成員也都會罹病。賴柏超指出,牙周病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常發生於牙齦、牙周韌帶及齒槽骨等,因大量相關細菌繁殖積聚,而引起牙周組織發炎及破壞,長期下來造成的各式病變。 -
常見婦科疾病有哪些? 婦科醫師1張圖說明白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9015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表示,前述病患除了子宮肌腺症問題,肌肉層有3公分肌瘤,肌肉層往外也長出5公分肌瘤,子宮內膜有2公分的小肌瘤;左邊卵巢也長出5公分的巧克力囊腫,同時合併有巧克力囊腫、肌腺症和肌瘤,唯有手術才能有效改善症狀,增加受孕機率。 -
顛覆家長想像! 幼童時期養貓可能降低氣喘發生率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47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假使個人就有過敏高風險基因,從小就會慢慢出現症狀,1至2歲就會有異位性皮膚炎,6至8歲開始出現氣喘,成年後雖然氣喘發生機率降低,但也容易有過敏性鼻炎,如果家長觀察到孩子身體開始出現異狀,就應該讓小孩趁早就醫。 -
小兄妹異位性皮膚抓到體無完膚 3管齊下症狀獲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07余孟恭醫師表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必須從藥物、飲食與環境3管齊下,針對小兄妹病情,用藥方面依症狀使用免疫製劑、抗組織胺與類固醇制劑,改善過敏。飲食部份衛教父母,避免讓孩子吃甜食、喝含糖飲料與油炸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C及微量元素鋅(Zn)的綠色蔬菜跟水果。此外,居家環境則須減少灰塵、勤換寢具減少塵蟎曝露。 -
農曆7月女子竟遭鬼壓床? 其實是低血鉀麻痺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11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表示,患者過去常因反覆低血鉀,出現疲勞、無力、嗜睡等情形,數度就醫補充鉀離子,直到這次症狀最嚴重,鉀離子濃度僅1.8 mEq/L(正常值為3.5到5mEq/L之間),因擔心類似情況再次發生,而開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