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運動飲料
-
天氣炎熱易引發脫水 尤其老人是高危險群補水一定要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38天氣逐漸炎熱,每天都要充足飲水,以維持體內的水分,尤其對年長者或在戶外運動的人而言非常重要;補充水分不僅能夠止渴,尤其對老年人來說,更可以預防高風險的併發症和健康問題。 -
腸胃炎腹瀉體內電解質恐失衡 錯用運動飲料反加重脫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88台北慈濟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吳秉昇表示,當發生腸胃炎有嘔吐與腹瀉症狀時,最好不要用禁食改善症狀,因身體在生病狀態下,需要營養提供細胞分裂修補受傷部位,如果營養不足,反而減緩身體恢復速度,因此除1歲以下仍喝母乳的小小孩,1歲以上可以開始吃一般食物孩子與成人,最好維持基本飲食。 -
食物中毒最常發生在秋季! 烹煮時3小細節要注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15食藥署替大家「抓漏」,列出3個最容易讓民眾忽略的小地方: -
起床易頭暈目眩別大意! 當心血壓不穩恐陷腎衰竭危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279「血壓與腎臟功能息息相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說,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組織,一旦血壓忽高忽,腎絲球質就會受到損害,引起血管硬化。 -
化療後噁心嘔吐令人恐懼 有25%癌友曾因此想放棄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02在生理方面,會影響病患食慾,食量減少或無法進食導致營養攝取失調、缺乏體力渡過化療,甚至影響下1個化療療程,導致治療效果打折扣,嚴重嘔吐者可能還會合併食道發炎。心理方面會導致心情低落或無法繼續工作,調查中更發現,每4人中就有1人曾經因此想放棄化療,比率高達2成5。 -
新冠病患痊癒物理治療不可少 「運動菜單」提升免疫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32台大醫院強調,COVID-19感染後的人士,在急性症狀控制好,進入恢復期時,普遍出現體能與活動力衰退的現象。而物理治療師可以說是醫療界的運動專家,本院物理治療師在COVID-19感染恢復期參與防疫團隊,教導病人床邊運動,協助病人可以在較佳體能狀況下出院,重新回到家庭與社會活動。 -
胃夾減重不切胃 術後遵守3階段飲食法不復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3382一般胃袖狀切除術需切除一部分的胃,而大里仁愛醫院副院長趙世晃醫師獨創的胃夾手術以不破壞胃部結構,在食道下方和胃的上方處放置1個醫療級不鏽鋼胃夾,目的是讓食物通過孔徑變小約1公分,再合併小腸繞道手術,讓患者進食能細嚼慢嚥,小腸也能減少吸收熱量,最終達到減重目的。 -
這2時段最容易中暑! 不只喝水也要補充鹽分、電解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58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一般說來,對溫度調節差的5歲以下幼兒,以及身體調節能力差的老年人,是屬於較容易因氣溫太高而中暑的人。此外,若是正在生病如發燒,或本身已因為腹瀉而有脫水症狀的人,還有失眠及睡眠不足者,如果在高溫的環境下,一下子無法調節過來,也很容易發生發生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