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運動習慣
-
太常運動傷關節?治療師揭迷思 民眾要保養可以這樣做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404經常運動更容易磨損關節,造成關節不適?謝迪亞物理治療師受訪表示,這是常見錯誤迷思,相較於有運動習慣的族群,活動量少與不運動族群的關節退化及磨損速度更快。另外,運動量不足及久坐容易造成肥胖,而肥胖也是促使關節退化、磨損的強烈危險因子,「缺乏運動更傷關節」才是正確健康觀念。 -
40歲視力模糊是近視加深? 醫曝:有這些症狀恐白內障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267張沛瑞院長說明,白內障患者初期視線可能會有模糊不清的朦朧感,感受到顏色較不鮮明、昏黃、夜間視線不良、畏光、影像重疊或自覺近視度數不斷增加等,有些人甚至因白內障而改變了屈光度,突然覺得老花有所改善;若符合上述症狀都應提高警覺,至眼科做詳細檢查。因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完全治療白內障,充其量也只能減緩其惡化速度,最終還是得仰賴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才能真正改善視力。 -
別再糾結血脂中的總膽固醇 這數值過高比想像更可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54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大多數人在血液報告中只在乎總膽固醇是否超標,再有一點健康觀念的人會注意HDL、LDL,卻都忽略的三酸甘油脂(TG)也非常重要!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的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長期攝取的熱量高於消耗所需,脂肪累積在肝臟越來越多,進一步會造成脂肪肝的問題。輕度的脂肪肝雖不影響肝功能,但進展到中度或重度脂肪肝,就容易使肝功能發生異常,也容易引發肝臟發炎、硬化。 -
4分之1大腸癌都因沒做這事! 5生活形態降低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364現代人的生活模式不外乎是上班期間坐在辦公室桌前,一忙著起來連上廁所、倒水的時間都沒有,更遑論起身活動;回到家中,卸下一整天的辛勞,窩在沙發看電視是最舒服的,一整天下來,活動的時間算都算得出來。身體活動量不足是全球死亡率的4大危險因子之1,大約21至25%的大腸癌肇因於運動量不足。 -
染疫後仍頭痛、憂鬱? 長新冠症候群主動就醫不要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83很多民眾感染新冠之後會出現一些後遺症,有些看似很輕微的症狀,其實都是跟神經系統有很大的關聯性。漢銘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彰基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志明表示,如果有出現感染前和感染後很大的區別,請民眾務必要就醫,檢查腦部裡面或是四肢的神經系統,是不是出現了問題。若出現症狀首先可以多休息,從日常生活作息開始調整,如果依然還是持續有這些症狀,就應前往醫院「新冠肺炎康復後整合門診」尋求專業的協助。 -
吃素還是得大腸癌? 營養師:挑對食物正確烹煮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18吃素的方式有很多,且不良飲食習慣也不是罹患大腸癌的唯一原因。不過,如果是健康吃素者,只要以原型食物為主,如全榖雜糧類、豆類、堅果、蔬菜及水果,並非需要吃全素,即使是蛋奶素、鍋邊素,也都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預防罹患大腸癌。洪若樸指出,吃素的方式可以根據宗教信仰及個人需求而不同,常見的種類有全素、五辛素、蛋奶素、鍋邊素等。其實吃素的種類與是否會罹患大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關鍵是食物種類的選擇及烹調方式。 -
壓力大老得快! 中老年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助減壓抗老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757研究證實,壓力會降低免疫功能、造成炎症反應,而這兩者都與「增加罹病風險」與「老化」有關。不過只要改善飲食、養成運動習慣,就能緩解與壓力有關的免疫老化,是最有力的養生指標。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許多老年人不愛活動,但如果越少活動,老化速度就會越快。建議多多鼓勵,從簡單的運動開始做起,避免因感受到壓力和挫折,而排斥活動。盡量改善長者的飲食和運動行為,只要增加他們的愉悅感,就能減低身心壓力,進而延緩老衰、降低染疫風險。 -
降低膽固醇預防防中風!中醫推2茶飲 切忌勿空腹飲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24要預防中風,除了平日的食物之外,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稼洺提供了2道預防中風的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