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進補
-
日落之後就耳鳴影響夜晚難入睡 耳鳴帶來失眠惡性循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66內耳血管阻塞常見是由於老化引起,因為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等因素引發耳鳴。中老年人往往睡眠品質差,進而誘發耳鳴,抑或耳鳴愈大聲就愈難入眠,造成失眠和耳鳴互為影響;而年輕患者常因為用腦過度、緊張、焦慮、過勞或面臨業績壓力等,容易造成內耳血管過度收縮、血流不暢,也會引發耳鳴,臨床上常遇見電腦工程師、年中作帳的會計師或面臨大考的考生,都是耳鳴好發族群。 -
全台瞬間降溫「冷吱吱」 乾癬病友別急著進補以免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62乾癬又稱為銀屑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鄭愛蓮解釋,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會自動抵禦外來物的侵襲,倘若人體的免疫系統運作異常,免疫細胞無法分辨自己的細胞和外來物,便會開始攻擊自體組織和器官,產生免疫系統不平衡的疾病,而乾癬就是表現在皮膚症狀的自體免疫疾病。表皮因被自體細胞攻擊而不斷受傷、增生,因此產生皮膚變厚、脫屑、乾癢等症狀。 -
中醫養生補錯更傷身! 濫用中藥造成不良反應壞了健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09疾病的證型有分寒熱虛實,若一味地使用某種中藥,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反而造成病程延長,病情遷延難癒。例如:許多人會為了治療感冒而泡金銀花茶、板藍根茶。金銀花、板藍根藥性寒涼,屬於清熱解毒藥,對於感染引起的黃痰、咽喉腫痛等熱性症狀有不錯的效果,但若本身症狀為寒性症狀,流清涕、容易怕冷等,則較不適合單用金銀花、板藍根作防疫茶,否則容易損傷胃氣、造成病情加重。 -
最適冬令進補的2種養生藥膳 溫熱食補增加禦寒抗病力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83該如何正確的吃補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偉杰表示,於中醫觀點中,冬季五行屬水、對應的五臟為腎。所以冬補應以溫補腎陽的食物為主,且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原則,多吃溫熱性質食物,能提高能量,更增加禦寒跟抗病能力。 -
冬令進補卻越來越上火? 中醫:這2類體質進補須謹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08冬季人體消化機能活躍,胃液分泌增加、食量大增,最適合飲食調理,「但是,切記盲目進補。」梁祐爾說,「壯陽必須有陰精的基礎,需注意平常消化功能,否則越補越虛」。 -
關節痛絕對不能默默忍耐 破解類風濕性關節炎10大迷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83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 -
秋季腸胃不適 中醫2穴位、3茶飲、4大飲食指南助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39預防秋季腹瀉先要防止受涼,尤其是要防止疲勞後著涼。因為疲勞會使身體免疫力降低,病毒容易趁虛而入。 -
坐月子滿40天就足夠? 中醫講究胎前產後全方位調理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301老一輩的觀念認為月子要坐好坐滿,常常一不留意就容易進補過頭。沈瑞斌中醫師表示,現代婦女多從事腦力工作,產後飲食應盡量以健康簡單為主,而產後月子應採漸進式可分為3階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