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轉診
-
UCC如何緩解急診壅塞? 假日急症中心輕症分流助改善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9362為有效緩解國內急診壅塞問題,特別是假日期間輕症患者湧入急診室的現況,健保署正積極推動「假日輕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 UCC)概念。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近日表示,根據統計,週末基層診所開診率大幅下降,導致許多雖不嚴重但需緊急處理的發燒、腹瀉或輕微外傷等第4、5級輕症病患轉往大醫院急診,占急診量約20%,嚴重影響急診醫療量能。UCC的目標是透過分流輕症病患,讓急診醫護人員能將資源更專注於真正的重症患者,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效率。此舉不僅能改善急診擁擠,亦能確保民眾在假日期間仍能獲得即時且適當的醫療照護。 -
解決急診壅塞!學習日本經驗 假日急症中心擬10月上路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317假日生病,趕赴大醫院急診,看病領藥,常得排上好幾個小時,健保署將於10月起試辦「假日急症中心」,在急診壅塞醫院(如林口長庚、台大、馬偕)附近地點開設據點,分流收治急診輕症病人,掛號費一定低於醫學中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則表示,假日急症中心是一項值得期待的制度創新,但不能只是空間的設置,而應是醫療系統整體思維的轉型。 -
防猝死!新1代血管外心臟去顫器 免穿血管、併發症少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600日前1名73歲的林姓男子因反覆出現心悸、胸悶,甚至曾一度眼前發黑、險些暈倒,緊急就醫後被診斷為患有具高度致命風險的心室頻脈,若未即時處置,恐引發心因性猝死。在醫療團隊的評估下,個案首先接受了心導管電氣燒灼術(Catheter Ablation),消除心律異常源頭,為了進一步降低猝死風險,更植入了新1代「血管外心臟去顫器(EV ICD)」,術後恢復情況良好,目前持續接受門診追蹤。 -
返鄉善終!彰基千里旅程 圓滿阿美族長者生命最後願望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678「我要回台東長濱的家!」只因為這句簡單而堅定的話語,開啟了1段充滿愛與希望的1,000公里旅程。彰化基督教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王志仁表示,80歲的蔡阿嬤早在2024年就曾接受老人醫學科的照護,因罹患多重慢性疾病及身體衰弱,當時已轉介居家安寧服務。近期她因呼吸衰竭及肺炎再次入院,醫療團隊深刻體會到,醫療的終點不僅僅是治療,更是陪伴病人回到「心之所向」。所以當蔡阿嬤表達回鄉的願望時,團隊隨即啟動居家安寧轉銜,讓她得以安心回家,走完生命的最後1段旅程。 -
張嘴閉嘴都不對勁?恐顳顎關節障礙上身 中年女性居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14大家有過吃東西或說話,耳朵前面或臉頰就痛起來的經驗嗎?或是在張開或閉上嘴巴的時候,聽到咔啦聲或像搓捻頭髮的聲音嗎?若有上述這些症狀,你可能就有顳顎關節的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暉哲表示,顳顎關節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在慢性肌肉骨骼疾病中是第二常見的問題,僅次於慢性下背痛。成人中的盛行率為31%,在兒童與青少年則為11%,女性較男性患病機率約為2倍,且以中年女性的罹患率最高。顳顎關節與吃東西、大笑、說話、唱歌、親吻等動作息息相關。想吃東西嘴張不開,或是咬下去就痛,不能大笑、不能唱歌,甚至打呵欠都沒辦法,是多麼痛苦的事。 -
久坐久站當心! 婦人罹深層靜脈血栓緊急抽栓救回左腿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331名63歲女性左腳紅腫疼痛長達1週,原在外院接受藥物治療未見好轉,腫脹至無法行走。家屬緊急帶她轉診至台東馬偕醫院,經檢查發現為左側髂靜脈嚴重深層靜脈血栓,整條靜脈完全阻塞,導致左腳腫脹至發紫。心臟內科呂孟穎醫師隔日安排進行血管內機械抽栓手術,成功移除血栓。術後當晚腫脹立即緩解,患者隔日即能從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並下床行走,術後1週即康復出院,順利重返生活軌道。 -
急診醫師人力不足! 年底前恐現逾百位急診醫師離職潮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766護理師人力荒,造成醫界困境,而這股離職朝也吹至急診、神經內科及胸腔科等急重症科別。台灣急診醫學會統計,今年已有66名急診醫師離開醫療第一線,預估今年年底還有50多名急診醫師離職。嘉義長庚則在雲嘉南等醫院「腦中風取栓平台」社群中,詳述無法收治腦中風病人條件,並希望醫院高層和政府高層正視腦中風醫療崩壞。 -
懷孕17週突遇早產危機 彰基保胎103天成功守護小女嬰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354「每個人都叫我放棄,可是我不想!」日前1名婦女在懷孕17週時,因子宮頸閉鎖不全合併羊膜膨出,胎兒面臨早產危機,而17週在醫學上尚非可存活的孕齡,但在醫療團隊的嚴密監測與分階段治療下,將原本不到200g的胎兒成功保住,最後婦女剖腹產下1名1900g的健康女嬰,是整個醫療團隊、母親與家人共同努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