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輸血
-
大林慈濟醫院搭開箱熱潮 急診救命1張圖神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632急診室到底有多少搶救生命的「秘密武器」?李宜恭指出,開箱文中除了常見的急救車、呼吸器、超音波、電擊器,以及出任務時使用的國家級災難醫療隊(DMAT)救護包,其中較特別的是在左上角,有1台新引進的「大量輸血加溫器」。當外傷病人送到急診需要大量輸血時,通常拿出的血袋是冰冷的,可能造成病人因輸血後體溫低而有併發症,現在利用加溫器可以很快將血袋提升到人體溫度,減少輸血後併發症。此外,通常輸入250毫升血液需要半小時,現在利用輸血加溫器可在2至3分鐘內完成。 -
中醫輔助減輕化療副作用 維持骨髓造血正常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53中醫師陳瑞聲醫師表示,許多癌症因確診不易,不少人突然得知罹癌,第一時間都難以接受。癌症目前主流治療以化療、標靶治療、放療為主,其所產生的副作用會造成免疫功能不足,骨髓抑制嚴重可能引發細菌感染敗血症。想減輕患者痛苦的唯有保護骨髓功能,盡量少受化療標靶藥物傷害,這樣才能真正輕鬆做化療,治療才會順利。 -
阿茲海默症沒預兆? 研究:中年罹患高血壓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1研究人員觀察近4,800名患者,他們在24年內會隨訪6次,評估血壓和認知狀態,在第5次和第6次訪問之間,共有516人接受失智症診斷;其中21%的參與者,因中年高血壓伴隨老年低血壓的狀況,也與輕度認知障礙有關。 -
癌症接受化療時 自體免疫功能維持正常運作也很重要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6500中醫師陳瑞聲表示,癌症除了單純性惡性腫瘤,還有1種是擴散轉移型的惡性腫瘤。由於癌細胞在體內,如果生活習慣和飲食不正常,體內的熱毒容易使癌細胞發生轉移現象。現代西醫已發展出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技術,可有效殺死癌細胞,但嚴重轉移成多種癌症的病患還是無法治療。許多病患無法承受癌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中斷治療,尤其是骨髓抑制所造成的免疫功能,引起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不足,最後成為敗血症而亡,所以癌症死亡人數連續37年蟬聯冠軍。 -
台大刷新醫學紀錄 心臟停跳50天仍順利接受移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73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益祥指出,器官移植手術之前,交叉試驗如果呈陽性,移植後因為抗體發生超急性排斥機率極高,通常只能放棄移植。目前透過去除B細胞藥物、人類免疫球蛋白及血漿置換等方法,可以移除和抑制抗體的排斥作用,這就稱為「去敏化」(desensitization)。 -
癌症化放療後免疫下降 中醫輔助修復存活率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161化療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傷害正常細胞,由於化療藥物無法辨識器官位置,累積幾次化療後,容易殺傷骨髓黏膜及造血細胞功能。每次化療前的抽血檢查,如果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指數低於化療標準值,患者將難以繼續接受化療,甚至療程可能被迫中斷,影響抗癌療效。 -
C肝不治易成肝硬化 健保給付新藥救肝苦人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30奇美醫學中心樹林院區胃腸肝膽科暨全人醫療科主治醫師陳建安表示,感染C型肝炎病毒後,大約8成患者會演變成慢性C型肝炎,而慢性C型肝炎若不治療,大約有25%會在20至30年內進展成肝硬化(喝酒會加速肝硬化的形成),一旦肝硬化形成,每年有2%至7%的機會罹患肝癌。 -
長庚研究證實 C肝患者罹心臟病風險高於B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07研究顯示,C型肝炎比B型肝炎更容易誘發心臟疾病,如急性冠心症高出1.38倍、急性缺血性中風高出1.31倍,死亡率甚至比B型肝炎高出1.48倍。此研究刊登於2018年1月的國際期刊《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