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輔具使用
-
告別「濕」控人生! 醫盤點尿失禁4大類型與治療趨勢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082現代尿失禁治療已走向多元整合、個別化方案,王欣怡醫師說明,輕微尿失禁初步會採取保守治療,像是請患者利用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腔底肌肉進行收縮,但必須持之以恆至少3個月以上,才能獲得有效改善;再者是到醫院進行1周1至2次骨盆腔底肌肉神經電刺激或坐磁波椅,透過外在協助刺激骨盆腔肌肉收縮。根據臨床統計,2種方式搭配訓練,效果會加乘。 -
長照3.0升級5大類智慧輔具租賃明年7月上路 亮點1次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274人口老化,輔具使用情況普及,衛福部提供氣墊床等傳統輔具租借等補貼措施,明年7月起推出智慧科技輔具「全租賃」方案,3年補助民眾額度最高6萬元,品項包括,移位、移動、排泄、居家照顧床、安全看視等5大類居家科技輔具。 -
中風後復健應掌握6個月內黃金期 醫曝預防2次中風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20蘇宗柏醫師指出,預防腦中風以控制血壓、血糖穩定為主,尤其腦中風已不再是老人的專利,近幾年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更使得規律運動和定期檢測血脂、血糖和血壓控制格外重要。 -
老人聽力退化放別棄 北榮研發APP改善聽辨能力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63060多歲洪姓阿嬤患有重大聽力損傷,申請助聽器,回診時,認為效果不好,經醫師詳細詢問使用狀況,才發現她平時沒有配戴助聽器的習慣,與人講話之前才拿出來戴,以致遲遲無法適應。在醫師建議下,天天使用,並配合聽能訓練APP,有效改善聽辨能力,與孫子溝通時,不再「鴨子聽雷」,有聽沒有懂。 -
小孩也會腦中風? 醫師:動脈血管病變為主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86成大醫院小兒部余文豪醫師指出,兒童缺血性腦中風,每年10萬名兒童之中約有2至13例,發生率不到成人的三十分之一,但65%的患者卻會因此留下後遺症,因此必須及早給予治療,避免後續的症狀發生。 -
試乘維修及道路救援服務 輔具適配中心很貼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12據統計,全台有長期照顧需求的家庭約70萬戶,專業照顧者常因抱著失能者移動位置,而罹患肌肉與骨骼傷害,比率高達88.3%。若患者移位工作由無專業背景的家人負責,發生傷害的風險更大。因此,專家建議透過輔具來進行移位工作。 -
退化性關節炎 中醫穴位治療兼保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