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足月
-
新生兒若出現這5症狀 恐為黃疸須盡速就醫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89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信中說明,依照高黃疸定義不同,2至3成到甚至一半的新生兒可以在第1周觀察到高黃疸現象。雖然絕大多數的黃疸是無害的,但少數有特殊原因、黃疸數值異常高或是持續很久,則需考量是否有特殊致病因素並考慮治療。 -
到底該不該催生? 這6種情況是關鍵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307預產期不僅意味著「寶寶可能誕生的時間點」,產檢時醫師可藉由預產期了解「胎兒生長狀況是否與妊娠周數相符」。懷孕滿37周時,胎兒各器官發育已足夠支持其生存於子宮腔以外的環境,而妊娠超過40周可能會有比較多問題,例如:胎盤老化影響胎兒營養吸收,或是胎兒過大不利自然生產等。此外,也有相關研究指出,相較妊娠40周,妊娠44周胎死腹中的機率高出5倍。 -
說好的自然產呢? 孕媽咪改吃全餐2大關鍵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018明明是自然產,最後卻以剖腹產生下寶寶,這大概是預計自然產的產婦最擔心的事,只是擔心歸擔心,真的要「吃全餐」也是不得不的決定!不過,事先了解事情可能出現轉折的原因,有助當下與醫護的溝通,也讓生產心情不致太Blue! -
嬰兒餐餐溢吐奶 新手爸媽這樣做不必忙翻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65小嬰兒也會胃食道逆流?小兒科醫師指出,嬰兒溢吐奶相當普遍,這是正常生理現象,直到滿周歲才會逐漸改善,部分家長以為減少奶量,就可改善溢吐奶,反而適得其反,寶寶可能因為肚子餓而哭鬧激動,更會吐奶,甚至影響發育。 -
計畫生育應趁早 高齡產婦誕下早產兒風險高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927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200多名新生兒為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因許多器官尚未發育成熟而難以照顧。臨床顯示,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生下早產兒的風險為一般孕婦的2倍,專家呼籲,想要寶寶健康,應趁早計劃生育。 -
新生兒篩檢3部曲 掌握寶貝健康大小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810迎接新生命的到來,讓父母的肩膀多了分甜蜜的負擔,掌握寶寶的健康也是初為人父、人母最在乎的大事。出生後的所有檢查,無不希望確認寶寶健康無虞,若能及早發現問題也能及時予以治療。以下提供新生兒篩檢3部曲,讓新手爸媽可以一手掌握寶貝的健康情形: -
子宮頸太短易早產 孕婦環紮保住胎兒
兩性關係 / 女人幫12028子宮頸長短與胎兒安全息息相關,臨床顯示懷孕中期(約20至24週)的子宮頸長度應超過2.5公分,若低於2.5公分屬於子宮頸過短,其原因可能為子宮早期收縮或是子宮頸閉鎖不全,這些都容易造成胎兒不保。 -
預防早產該怎麽做? 醫師提供專業安胎建議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033在婦產科醫學上,懷孕滿20周、不滿37周分娩稱為早產。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表示,有很多原因可能造成早產,但什麼狀況下必須安胎?安胎有哪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