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賴德仁
-
老人憂鬱易失智? 醫師教你分辨關鍵差異及早發現預防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84根據1份2024年6 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NetworkOpen)》的研究指出,憂鬱症狀與老年人之後的記憶力衰退狀況有高度雙向關聯。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台灣年長者的自殺率一直是所有年齡層最高,主要是高齡者就醫率不高,缺乏病識感,容易與失智症混淆,研究中提到監測記憶變化,將有助於辨識及預防憂鬱與失智症。 -
疫情長輩不敢外出恐成癡呆? 銀髮族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09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賴德仁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讓長期就醫的患者因害怕被感染,而不願到醫院就診,除此之外,關於有長者施打後不幸身亡的報導會讓不少長者對施打疫苗感到恐懼及焦慮,更不敢外出,進而影響情緒及睡眠狀況,因長期缺乏刺激使得認知功能下降。 -
3級警戒延長每天看新聞好焦慮 專家教你找回內在平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44另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20年8月發布的調查,美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4到6月焦慮和憂鬱症狀的發病率相較於2019年同期增加了許多。該調查對象包括9,896名18歲以上成人,研究者透過《4項病患健康問卷》與《6項事件影響量表》,評估參與者的焦慮症和憂鬱症以及和新冠肺炎大流行有關的創傷和壓力相關疾患症狀。 -
超過半數人以為失智症是正常老化 你也有錯誤觀念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170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民國130年前平均每年增加1.7萬人,將對造成家庭、社會造成巨大衝擊。自2013年開始,台灣失智症協會致力於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期望能增加民眾對於失智症的認識,建構失智友善環境,一同因應失智症所帶來的影響。 -
失智照護結合科技力 為2025年超高齡社會超前部署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127此次研討會由台灣失智症協會主辦,富邦人壽主要贊助,邀請20多位科技及失智領域的專家,分享科技研發及應用成果,希望能優化失智者生活品質、降低家屬照護壓力。現場超過300人參與,迴響熱烈! -
壓力、孤單、睡眠不足恐致免疫下降 讓病毒找到破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73研究指出,持續數周的壓力、較少時間與他人相處而感到孤單以及睡眠不足,是削弱免疫系統的3大關鍵因素,先前的研究也指出,在同樣健康、非免疫力低下的一群人當中,如果較少與他人相處或是暴露於病毒中,將比起經常外出與人社交者,更容易生病且出現更嚴重的症狀。 -
新冠肺炎不敢外出 防疫在家運動也能遠離失智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96台灣失智人口也快速成長,依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及台灣失智症盛行率推估,108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共292,102人,包含65歲以上失智人口280,783人,及45至64歲失智症人口11,319人,整體失智人口佔全國人口1.24%,亦即在台灣每80人就有1人是失智者。此外,推估民國154年失智人口將近90萬人,政府及民間都應及早準備,預防失智刻不容緩。 -
失智者不配合防疫措施怎麼辦? 專家提出3招因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75賴德仁表示,近日香港發生失智者忘了自己應該居家隔離,竟出門搭車四處走逛的新聞,此事提醒我們失智者受疾病影響可能成為防疫破口之一。由於失智者理解力缺損、記憶力障礙、語言障礙等,不易理解防疫措施與宣導內容,較難正確陳述身體狀況、旅遊史、接觸史,或記得或配合防疫注意事項,如居家隔離、戴口罩、勤洗手等。甚至,失智者可能產生躁動或失序行為,造成家屬與大眾的困擾。防疫期間社區活動及服務均減少,但失智者可能頻頻想出門,使得失智者與家庭照顧者的衝突機會增加,活動及刺激減少也可能加速失智者退化。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幫助社區中失智者進行防疫,可加強以下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