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諮商心理師公會
-
太依賴社群媒體易憂鬱? 研究:停用1週可增加幸福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414你可以連續7天不上IG、臉書、LINE等社群平台嗎?社群媒體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幾天沒按讚、貼文,就覺得渾身不自在,但國外一項研究卻發現,如果停用社群媒體1週,竟可改善憂鬱及焦慮,增加幸福感。 -
加強確診輕重症分流 「新北COVID-19居家照護」上路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77為確保醫療量能運行,讓無症狀、輕症病患不必送至集中檢疫所,在家中得到專業醫療照護,新北首創全國推出「居家照護計畫」,14日由新北市長侯友宜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共同宣布「新北COVID-19居家照護」全面啟動,加強輕重分流的執行,邁出全新的里程碑。 -
防疫不忘關懷青少年身心狀況 專家建議做校園憂鬱普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73根據1篇發表於2021年5月《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 (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12至17歲青少年的重度憂鬱症發病率從2011年的8.3%增加到2016年的13%,僅有3分之1的青少年接受治療。而在校園進行憂鬱症普篩,有助於憂鬱症狀的青少年被辨識出的機率。 -
研究顯示感恩有助於提升幸福感 每日簡單紀錄減少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94感恩節剛於上周結束,這個源自西方的節日,是鼓勵人們與家人團聚,分享生活,同時也借此反思和懂得感恩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根據2019年臨床環境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練習感恩真的有助於增加正向情緒、幸福感、減少憂鬱情緒與提升生活滿意度。 -
做好事為了消業障? 研究證實:幫助他人有益身心健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51該研究由香港大學學者進行,將201項獨立研究進行整合分析,累積共19萬多參與者的數據。結果證實,利社會行為(利他主義、合作、信任及同情心)是和諧及運轉良好的社會必備的元素,有利於身心健康。 -
【疫論紛紛】停課高中生遭網路霸凌 公車司機也拒載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52常務理事胡延薇說,在防疫期間,無論是學生、家長或是校方人員,都處在高度的焦慮與壓力環境中,隨著負面情緒的積累,容易因受到刺激而爆發,引發不必要的爭執。 -
甩開憂鬱焦慮迎接正能量 從書寫感謝信開始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89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表示,書寫感謝信函是個充滿愛的過程,能從經驗及記憶中感受到自我成長、被愛、受照顧、同理接納等較正面的感受,建議民眾應該常抱持著感恩之心,藉由感恩重新檢視自身生活,感受周圍人際的支持與關懷,幫助自己擁有更多的愉悅幸福感,來維持心理健康。 -
送禮送到心坎裡 選束花當禮物準沒錯!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6392018年9月份進行的研究為「花卉對女性感知壓力的影響」,針對美國人整體壓力水平進行調查,發現68%的民眾每周都感受到壓力,32%則是每天都感到壓力,特別是女性,每天出現多次壓力的女性占4分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