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表達能力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費」擴大給付 這6類人納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522為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病人有知情選擇與決定的權力,衛福部健保署宣布,自114年5月1日起擴大「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費」健保給付對象,擴及「65歲以上重大傷病病人」、「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或全民健康保險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之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病人」,約180萬人受惠。 -
研究:長期飲酒有腦損風險 戒斷初期當心「譫妄」反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46酒癮(或稱嚴重型酒精使用障礙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具有高復發率。個案即便知道飲酒會對身體或心理各方面的危害,仍然持續飲酒。在停酒的初期8-12小時,可能會歷經所謂的酒精戒斷症候群,而讓停酒更加困難。這個酒精戒斷症候群的症狀,包括自主神經功能亢進(手抖、冒汗、心悸)、顫抖、噁心、嘔吐、失眠、焦慮、不安、幻覺和癲癇發作等症狀。 -
失智症有望早期發現! AI眼部掃描技術有助預測腦病變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119根據2024年衛福部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國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並推估在2041年,65歲以上的失智症人口將達到68萬人。雖然,失智症目前仍無法治療,因此及早發現,延遲病情進展了為當前重點,好消息是,據《BBC》的報導,蘇格蘭正研發一種AI醫療科技,將能藉由眼部檢查,提早發現失智症。 -
腦性麻痺病人手腳功能退化 基因檢查竟為神經退化疾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071位20歲自小被診斷為智能障礙的「腦性麻痺」病人,因近1年肌張力失調情形加重,引起手腳功能退步及無法單獨行走,故家長帶其至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竟為Beta螺旋狀蛋白關聯之神經退化疾病(BPAN)。 -
虐童案頻傳!家長送托要安心 必須慎選立案許可之機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70衛生福利部表示,針對近期發生未合法登記民眾,透過網路以較低廉收費招攬不知情家長送托子女,或家長委託不具托育資格的友人照顧子女,導致發生兒虐致死及不當對待兒童事件,深感不捨與痛心。呼籲家長如有托育需求,務必透過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其委辦的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媒合合格保母,及慎選立案許可之托嬰中心,以維護子女的送托安全。 -
腦中風猝不及防! 專家強調首重三高控制與心血管保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75高雄朝氣復健診所林煜涵醫師表示,當血液循環不良、血管管徑狹窄到一定程度,可能會造成血管阻塞,中風發作機率也隨之提高。腦中風大致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2大類型,而缺血性中風約占8成之多,出血型中風則約2成。進一步分析缺血性中風發作成因:其中原因未明約2至3成;大血管粥狀硬化、心源性栓塞各約2成;小血管阻塞約2至3成(亞洲人罹患比例又比西方人高);其他原因約占5%。 -
53歲男患中耳炎竟引耳膜受損 接受1手術成功改善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5953歲李先生長期受中耳炎困擾,且因多次中耳炎感染,導致耳膜受損,影響聽力和生活品質,由於傳統藥物治療無效,奇美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蘇偉翔建議他接受耳內視鏡搭配顯微鏡雙鏡手術。手術過程中,醫師透過耳內視鏡搭配顯微鏡雙鏡手術,清楚檢視耳膜損害情況,並提供了廣闊的視野,讓醫師能夠更細緻地操作,以及選擇適當的修補方法,等到手術結束後,李先生進入了穩定的康復期,並表示聽力已有明顯改善,復原速度出乎意料地快,再也不用擔心中耳感染帶來的不適和聽力困擾了。 -
人工電子耳給付估年168位兒童受惠 新給付料造福嬰兒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382健保署宣布,自今年(2023年)7月1日起,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第2耳給付,預估1年有168位兒童受惠。另全額給付得用於患有支氣管肺發育不全、拔管困難的1歲以下嬰兒「横膈膜電位導管」,以利生長發育,每年約造福200名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