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走
-
阿嬤腦內呈「熱十字麵包徵候」 竟是非典型失智症釀禍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77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吳致螢指出,失智症多數源自於腦部退化性疾病,而繼發性因素混和參雜後,共同影響腦部功能之狀況亦非少見,如腦血管疾病或頭部外傷等,從而衍生諸多非典型失智症。其中個案所罹患的「多發性系統萎縮症」就是其中之一,主要特徵為神經系統退化,如運動控制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小腦平衡系統等恐受影響。 -
冬天好發心肌梗塞! 專家曝預防心血管疾病從這時開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54冷氣團接連報到,氣溫溜滑梯,除了要注意保暖,更不可輕忽心臟健康!低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加上天冷汗流得少、喝水量也跟著減少,更容易增加心臟負擔。若本身又有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心肌梗塞的風險更是大幅提升,不得不慎! -
60歲男突雙腳無力無法行走! X光發現竟是腫瘤找上門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3860歲的邱先生過往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特別定期健檢,1個月前突然出現雙腳無力的狀況,並且越來越嚴重,來院前無法站立行走,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洪立偉醫師門診尋求協助。透過X光、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邱先生胸椎第12節有塌陷情形,且已經壓迫神經管,影像懷疑為腫瘤骨轉移導致的非單純骨質疏鬆之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抽血檢查更顯示腫瘤標記數值增高。經解釋後,洪立偉醫師遂執行「減壓及微創釘手術」,解除壓迫危機,術後隔天邱先生已能下床行走,並在傷口穩定後由腫瘤科團隊接手治療。 -
長期用類固醇導致髖關節壞死! 微創手術助男重拾生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1933歲林先生因腎絲球硬化症須長期服用類固醇,雖然控制了病情,但藥物副作用卻造成他的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長安醫院骨科趙子鎔醫師,替林先生執行雙側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一次手術終結2側疼痛。林先生在手術後第1天便可下床活動,第2天練習上下樓梯,並在1周拋下拐杖正常行走。 -
國泰醫院再添3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 乳癌治療優於全台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72國泰綜合醫院致力追求卓越疾病照護品質,近年陸續通過「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等多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今年再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頒發「乳癌」、「創傷性腦損傷」及「心衰竭」等3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肯定,截至目前已合計取得8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肯定。 -
72歲老翁腰痛解尿困難 送醫發現患病機率僅百萬分之1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668自發性脊椎硬膜出血,是血塊壓迫脊椎神經,會造成劇烈疼痛。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日前收治1名72歲退休男性,某日平躺於床上做扭腰擺臀運動時,突感下背部疼痛,2小時後從肚臍下方延至雙下肢,開始出現麻木、無力,並合併解尿困難,立即被送至輔大醫院急診,至急診時雙下肢已經完全無法移動。 -
冷氣團到!趨暖避寒攻略 起床慢一點、洗完澡注意保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75根據中央氣象署氣象天氣預報資料顯示,東北季風增強,今年第一波冷氣團南下週3至週5各地天氣偏冷,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需特別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部、頸部和四肢的保護,並留意家中長輩處在低溫或外出時是否有配戴、口罩、圍巾、手套與襪子等保暖配件。避免因為劇烈降溫而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危害。 -
腦性麻痺病人手腳功能退化 基因檢查竟為神經退化疾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081位20歲自小被診斷為智能障礙的「腦性麻痺」病人,因近1年肌張力失調情形加重,引起手腳功能退步及無法單獨行走,故家長帶其至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竟為Beta螺旋狀蛋白關聯之神經退化疾病(B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