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管外科
-
全台凍起來慎防主動脈剝離 尤以這類型死亡風險最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838談到主動脈剝離,近來許多位名人因主動脈剝離而驟逝,讓人不勝唏噓。根據統計,每年大約100萬人中有5到30人罹患此疾病,發生年齡常見於40到70歲之間,是1種罕見但致命的心血管疾病。所以主動脈剝離到底是什麼?竟能讓人在短時間內喪命?民眾又該如何預防? -
心臟手術後要少喝水?不能運動? 專業醫師為您解答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32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騏竹表示,只要心臟動過手術,不論手術大小,患者的心臟都會有大小、程度不一的受損,因此,術後首要注意的,是讓心臟的負荷減輕,把心臟負擔降到最低為佳。 -
到院前心肺停止? 除CPR還要加上1關鍵動作接力救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01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徐展陽醫師指出,「擴張性心肌病變」是心臟肌肉弱化所導致的心臟衰竭疾病,雖可透過藥物控制心衰症狀,但當心臟日益擴大影響電氣傳導,引發心室顫動而無法有效輸出血液時,就會引發休克。此時,若無及時給予有效的心肺復甦術(CPR)與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急救,死亡率將達100%。 -
寒流來襲小心「沉默炸彈」腹主動脈瘤一旦破裂恐致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533國軍桃園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顏至謙表示,主動脈疾病分為2種類型:主動脈剝離就是其中之一,日前過世藝人小鬼黃鴻升就是因主動脈剝離的緣故。而無法及時送醫治療,死亡率高達7成至9成之多!然而,主動脈剝離通常無法事先篩檢出來,導致經常發生令人惋惜的遺憾。 -
高血壓出現胸悶勿掉以輕心 恐冠狀動脈阻塞徵兆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9059林先生自述,過去有抽菸、喝酒的習慣,為了減重,1周平均跑步3至4次,每次5公里,雖然每年健檢除了高血壓外,報告上沒有其他紅字,但總是覺得慵懶沒精神。直到去年底發現血壓經常飆到200mmHg,爬上2樓難如登天,跑500公尺便跑不下去時,驚覺身體有異狀,才趕緊赴醫檢查。 -
每天久站9小時「蜘蛛網」爬上小腿 致命肺拴塞風險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89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李孟霖說,靜脈曲張為常見的血管疾病,好發於需久站或久坐族群,如司機、銀行從業人員,以及開刀醫療人員、站櫃小姐、空服員、老師、餐飲業服務員、廚師等。 -
保養心血管要趁早 高齡者日常更要留意身體警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07聽到胸痛,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心臟病,不過有些患者的胸痛與胸主動脈有關。胸主動脈連接心臟,是身體最粗、最大的血管,就像是血管系統的高速公路。主動脈壁富有彈性,可以承受高壓血流衝擊,並協助把血液送往全身。當主動脈出狀況時,往往會對生命造成威脅。 -
不願面對心臟問題 逃避手術可能隨時引爆致命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65花蓮慈院副院長王志鴻表示,包含主動脈瓣膜狹窄在內的許多心血管疾病,初期大多都是先從內科方面著手治療,當病程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才需要外科手術的介入,但是臨床上有很多病人因為害怕開刀,而導致病情變得更加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