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液
-
重拾膝利人生!拯救膝關節退化 半人工膝關節詢問度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95原則上,如果患者韌帶完好無受損、沒有嚴重骨質疏鬆,又希望破壞組織較少、傷口小、且期望行走能愈自然愈好,就可以考慮牛津半人工膝關節手術,雖然跑步、跪坐仍有所限制,但能進行快走且蹲下的角度較大,目前能做到膝蓋彎曲最大限度約140、150度,是全人工膝關節無法達到的程度。 -
腎性貧血暗藏危機! 醫曝9萬洗腎病友恐忽略腫瘤警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102洗腎病友要注意,貧血可能不是洗腎造成的。一位50歲的病人因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洗腎)合併貧血的症狀,且貧血持續未改善,經腎臟內科醫師轉介至消化內科評估,檢查後才發現,貧血的主因其實是因為大腸癌,緊急手術後病人重回正常生活。醫師指出,貧血是洗腎病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但也可能造成其他疾病判別的盲點,呼籲洗腎病人若長期出現貧血等相關症狀,應盡速就醫。 -
塑膠微粒一旦進入血液循環 雙和研究:傷腎傷心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815「你當我塑膠做的喔!」這句網路流行語原指遭他人忽視、不被尊重的無奈心情,但你知道嗎?這句玩笑話如今恐怕一語成讖。隨著全球一次性塑膠製品大量使用,不論是塑膠微粒或是塑膠奈米,這些肉眼難察覺的微塑膠顆粒已廣泛存在於飲用水、空氣、食物與人體組織中,近期多項研究更揭露,這些微塑膠顆粒甚至出現在人類血液、尿液、腎臟、心臟與動脈斑塊中,恐影響人體健康。 -
二尖瓣脫垂好發這類女性族群 中醫分享7重點改善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10352歲的A小姐,體格正常,從小患有二尖瓣脫垂,生活規律,每天日行萬步,早睡早起,飲食均衡,不吃炸辣甜食,工作較忙碌容易疲倦,個性容易緊張焦慮,很容易感冒,年輕時沒有症狀,但隨著年齡增長、工作壓力增加,症狀出現偶爾會喘、胸悶、心悸,休息過後睡飽會改善,但是壓力大、感冒或偶發的失眠時,甚至會頭暈,倦怠感加重,定期回診西醫檢查都正常,但仍自我感覺生活品質不佳。 -
南部暴雨!4大傳染病疫情加劇 清理家園落實防疫3步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746受西南氣流影響,中南部暴雨不斷,嘉義、台南出現嚴重災情,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表示,降雨導致多處積水或淹水,民眾易因接觸汙水、汙泥或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擔心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腸道傳染病及登革熱等4大傳染病疫情加劇,民眾務必做好防疫措施。 -
川普患「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中醫推1藥方和保健5要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23近日,77歲的美國前總統川普在造勢活動中,被媒體發現手背出現大片瘀青、小腿浮腫明顯。雖未正式說明原因,但外界紛紛關注其健康狀況。事後消息指出,他患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族群的循環系統疾病。 -
多發性骨髓瘤易被忽略、復發難治 組合精準治療搶時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0208在台灣,多發性骨髓瘤與淋巴瘤、白血病並列為三大造血系統癌症,但民眾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認識卻相對模糊。多發性骨髓瘤是現況無法治癒的血液癌症,好發於高齡族群,常見症狀包括貧血、骨痛、高血鈣及腎功能異常(CRAB症狀)。儘管醫學不斷進步,疾病仍會反覆復發,且每次復發的腫瘤負擔更高,緩解期縮短,最終成為頑固型多發性骨髓瘤。首次治療通常是病人獲得最深入、長時間緩解的關鍵機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科施宣任醫師強調,早期深度治療對改善預後至關重要。 -
勃起功能障礙年輕化! 年輕男人「硬度不足」打擊自信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0020中醫治療採整體性考量,會視個別差異對症治療,對於糖尿病患的陽痿,體力較差就補強體力;腎陰不足採滋陰補腎;腎陽不足則壯陽氣、補精固精為主,合併調理脾胃及腎,搭配促進血液循環藥物,以降低血管硬化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