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藥膳
-
寒冬美食暖呼呼 網友最愛麻辣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44在排行榜中,民眾最常討論的前3名分別是麻辣鍋4,958則、薑母鴨4,854則、關東煮4,577則;滿意度前3名則是當歸鴨1.92、藥膳排骨1.88、石頭火鍋1.82。觀察整個排行榜單可以發現,鍋類最受矚目,其次為藥膳湯品。
-
換季肌膚敏感脆弱 溼疹復發內外除病因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264「早睡早起,海鮮、生冷食物不要吃,牛羊肉等高熱量的食物也要儘量少吃。」鄭愛蓮醫師說,調理體質時,如不確定哪些食物可以吃,可以先嘗試少量,再逐步增量。由於牛肉、羊肉屬於熱量高的肉類,貧血的人可以多吃,但是身體還沒調理好前,太熱或太冷的食物,都容易造成代謝不順暢,因此要忌口。 -
秋燥鼻過敏、氣喘易惡化 「生脈飲」滋陰養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70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鄒曉玲指出,到了秋天,氣候中的「燥」性特別明顯,所謂「燥邪」特性包括了乾燥、容易傷害人體的水分津液,就可能傷肺。中醫觀念中所談的肺系統包含了鼻腔、氣管、支氣管、肺部以及全身皮膚,因此當秋天「燥邪」侵犯肺系統,就可能導致鼻腔乾燥搔癢、咽喉乾、乾咳少痰、皮膚乾癢等症狀。此外,季節進入秋季,過敏體質的人不論皮膚症狀、鼻部症狀、呼吸道症狀都會明顯加重,例如皮膚搔癢脫屑、鼻癢、噴嚏頻頻等。 -
轉骨偏方勿輕信 亂補恐性早熟長不高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746台北慈濟中醫婦兒科主任吳炫璋指出,鍾同學就診時身高133.5公分,體重30.2公斤,確實比同年紀還要矮小一點,診斷結果為脾虛所造成的發育不良,經X光骨齡與血液生長激素協助診斷,再以中藥處方調理治療。1年後,鍾同學食慾改善,運動量也增加,身高增長至 143.2 公分,體重35.7公斤。 -
營養師這樣吃火鍋 兼顧舌尖上的美味與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098湯底的味美與否是民眾享用火鍋的重要關鍵。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科吳玲怡營養師指出,選擇湯底的重點在於「低脂」清湯,如日式涮涮鍋、番茄鍋、昆布鍋或藥膳鍋等,避免選擇牛奶鍋、沙茶鍋、麻辣鍋或咖哩鍋等含過多油脂的濃郁湯底,並在吃火鍋時,撈除浮油減少脂肪攝取。 -
暖冬進補要當心 貪吃薑母鴨恐痔瘡大出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44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黃仲諄依表示,冬季氣溫低,人體需要更多能量調節溫度。針對部份能量不足、氣血不足的人,適時做藥膳食補,可增加能量與氣血循環,基本上沒有問題。 -
免費講座額滿為止 抗老化防三高一網打盡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418老化是人一生必經的課題,如何以正確心態面對衰老很重要。21世紀西方醫學中,新興養生概念正流行,即所謂的生活型態醫療(lifestyle medicine),包括飲食、運動、靜坐、氣功、瑜珈等才是解決現代文明病的處方。但最重要的方法還是適量運動及調適身心,與飲食配合,可強化肌力,改善骨質疏鬆及心臟功能。肌肉活化之後,一如飲食功能,將釋放對身體有益的荷爾蒙分子,對心情及健康有益,為健康長壽之道。 -
美食王國健康危機 打擊三高你做對了嗎?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970隨處可見的手搖杯,含糖量高的驚奇。國健署調查,全糖多多綠茶大杯竟含糖71.4公克,相當於14顆方糖,而過高的含糖量,無疑是加深糖尿病的風險。冬季進補是好事,但補出問題就不好了。一名男性高血壓患者吃了人蔘等藥膳,頭暈且血壓飆破兩百,險些中風。預防勝於治療,治療也要對症下藥,了解自身三高、糖尿病問題及飲食誤區,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