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藥害救濟
-
舒眠麻醉像睡覺? 專家批:商業用語!沒零風險這回事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90台灣麻醉醫學會醫師施明宏表示,舒眠麻醉並非醫學上的專有名詞,是坊間診所為降低病人對麻醉的害怕,衍生出的商業用語。 -
專案進口輸液沒有藥品許可證 病人出事不適用藥害救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045輸液大廠「永豐化工」目前因嚴重違規停產中,衛福部啟動專案進口,截至本周專案輸入國內的生理食鹽水數量達239.2萬袋(以500毫升計),但立委質疑,這些輸液並無藥品許可證,缺乏法源依據,一旦出問題,患者無法申請藥害救濟。對此,食藥署長莊聲宏表示,雖不適用藥害救濟,但會協助民眾透過消保法尋求救濟。 -
網路購買減肥藥、壯陽藥 食藥署提醒:小心違法又傷身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74食藥署指出,隨著網路技術發展與普及,網路購物已成為現代人常見的購物方式,但是藥品並非一般商品,目前僅核准乙類成藥於網路販售,且外包裝均有明顯的「乙類成藥」字樣,才得在網路販售。 -
避免藥品肝損傷!民眾服用這些藥物 需多留意不適症狀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301依照藥害救濟基金會的統計,藥品所引起之肝膽疾患案例年齡分布多為50歲以上,比例超過60%以上,顯示使用者的年齡(如機能衰退)、共病症(如B、C型肝炎、脂肪肝等)、多重用藥(如藥品交互作用)等,都是引起肝損傷的潛在風險因子。 -
治療肺結核!民眾用藥小心肝傷害 出現9大前兆快就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96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INH、RMP及PZA可能導致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也有可能導致嚴重且罕見等程度不同的肝傷害,根據台灣歷年藥害救濟案件數據統計,藥品所引發嚴重且罕見之肝傷害包括急性肝炎、肝衰竭、猛爆性肝炎等,其疑似致害藥品則包含INH、RMP及PZA。 -
9種常見造成肝損傷藥品抗生素在其中 發現5警訊速就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40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應遵循醫囑與藥品標示用藥,注意用藥期間身體反應;醫療人員則應在用藥前審慎評估藥品風險及效益,讓病人了解藥品肝損傷的可能症狀,並在用藥期間檢查追蹤肝功能,以保障用藥安全。 -
醫療爭議訴訟費時又花錢 善用調解爭取權益免兩敗俱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34人的一生對醫療有高度需求,也常伴隨著高度期待,當醫療的過程或結果不如預期,醫病之間難免出現紛爭,甚至衍生成訴訟,造成兩敗俱傷。113年起《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正式實施,建立全新的「醫療爭議調解」程序,一般民眾如何善用調解來爭取權益、解決紛爭,藥害救濟基金會邀請高雄地方法院調解委員周祖佑醫師來解答。 -
響應世界病人安全日! 台灣病友聯盟籲提高病人發言權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064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每年9月17日為世界病人安全日(以下簡稱病安日),今年倡導主題為「病人安全需要病人參與」,為響應世界病安日,台灣病友聯盟(TAPO)13日舉辦「2023世界病人安全日記者會」,邀集衛福部醫事司、健保署2大主管機關,以及醫師公會、藥師公會、護理師護士公會、醫療改革基金會、藥害救濟基金會等重要醫療相關單位,共同呼籲倡導病友安全。台灣病友聯盟吳鴻來理事長表示,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面臨到病痛折磨的時候,希望大家可以一同來關心病友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