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茶葉
-
治療焦躁、腹瀉、掉髮不見改善 恐甲狀腺亢進在搞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84經陳醫師檢查發現,C小姐的心跳速率1分鐘竟高達145次(正常為每分鐘60至100次),進一步詳細詢問病史,C小姐才表示最近體重減輕,從55公斤掉到48公斤,還有心情焦慮、失眠等症狀,此時陳醫師懷疑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所致,因此安排抽血檢查,報告結果呈現為三碘甲狀腺素T3與四碘甲狀腺素T4明顯升高,甲狀腺促進激素(簡稱TSH)下降,確診為甲狀腺機能亢進,並給予藥物治療。 -
全身長滿水疱如燒燙傷 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天疱瘡作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30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蔡肇基表示,吳爺爺為茶農,可能是清洗茶葉時,皮膚接觸到農藥而產生自體抗體,繼而全身性出現大面積水疱和潰瘍。因睡覺時容易壓到傷口必須趴睡,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且除了背部潰爛成一片外,手肘關節處也陸續出現水疱,令他十分恐慌,不得不就醫治療。 -
這5種NG蔬果清洗法 恐越洗越毒把殘留農藥吃下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2過去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曾表示,趕著搶收搶種的蔬果,如颱風來前搶收的,因市場價格較好,容易忽略農藥使用的安全採收期,所以有可能農藥殘留較多;非時令蔬果的病蟲害會較多,生長不易,所以非得使用許多農藥、催熟劑等,才能對付病蟲害,使其結果、碩大。 -
塑膠材質取代紙茶包? 小心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09研究人員買了4種塑膠包裝的茶包,有些高單價品牌則是用塑膠網袋裝。研究中將各種茶包放在攝氏95度的熱水中,並透過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熱水中的塑膠茶包,大約會釋放出約120億塑膠顆粒,以及31億顆更小的奈米微粒,而且這些肉眼全都看不見。 -
能量飲成青少年新寵? 統計:逾半出現不良反應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78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明,咖啡因是1種中樞神經興奮劑,來源有咖啡豆、茶葉或可可豆,也會從瓜拿納或瑪黛茶等天然物中萃取而得。長期攝取咖啡因容易影響青少年和兒童還在發育的腦部及智力,使睡眠品質降低、活動力下降,造成心悸、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建議孕婦、哺乳婦女、幼童、高血壓、胃腸疾病、腎功能異常患者應避免喝含咖啡因的飲品。 -
恰特草假冒成茶葉躲查緝 上癮過量恐要人命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05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恰特草」(學名Catha edulis),有「東非罌粟」之稱,又名「巧茶」、「阿拉伯茶」,是原產於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的開花植物,曬乾後外形像茶葉,讓人誤以為吃了沒關係,但吸食過量仍會中毒致死。由於「恰特草」效果與安非他命類似,長期使用很容易成癮,嚴重危及健康。 -
婦人錯吃過期剩藥 導致肌肉痠痛長達2年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162不少民眾家中都有過期或剩下的藥品,但如果自己亂吃剩藥恐吃出病來。台中1名40歲的王小姐肌肉痠痛,復健了2年都沒有好轉,一查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患有高血脂的她,在沒有就醫的情況下,直接拿先生降血脂的藥物來吃,結果引發肌肉痠痛的副作用,停藥之後,痠痛的症狀也不藥而癒。 -
運動前後怎麼吃? 營養師教你挑對點心零負擔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121許多人為了減重而運動,因此,運動前後幾乎不太吃東西。但運動多時,卻不見體重機上的指針有變動。營養師張佩蓉提醒,運動前後如果能夠正確攝取單純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就能達到減重、增肌的效果,只要巧妙運用,例如:在7-11方便隨手可購買,無添加糖的地瓜薯片也能成為運動前的點心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