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
長年腰痛醫不好 超音波檢查兩側腎臟長滿囊泡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99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徐萱竹指出,多囊腎是種跟家族遺傳性有關的腎臟疾病,會導致腎功能逐漸惡化,通常在50至60歲左右就必須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約占目前全台洗腎人口的5%。臨床常見的單一偶發良性水泡,原則上只要每年追蹤腎功能、每3年1次腎臟超音波追蹤即可,不用過度焦慮,但多囊腎的病人就必須提高警覺,嚴格控制血壓。 -
手抖失眠原來是禁忌食物吃太多 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0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王舜禾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是指血液中有過多的甲狀腺荷爾蒙,病人常會有大脖子(甲狀腺腫大)、心悸、心跳變快、體重減輕、手抖、焦慮、失眠、怕熱、易流汗、掉髮增加及排便次數增加等症狀。 -
低血糖常發生在糖友身上 醫:但不限於糖尿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17空腹血糖值一般定義為不低於70mg/dL,但有時候正常人的血糖值也可能低於這個數字,目前醫界認為只要血糖值低於55mg/dl,且出現不適症狀,但血糖上升後症狀又緩解,便可視為低血糖症。最常見的低血糖原因為糖尿病藥物所引起,例如:施打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藥後未進食;在激烈運動後,未補充醣分或是藥物劑量過重,只要調整藥物以及生活習慣,即可改善。 -
兒童注意力團體職能治療 讓孩子從遊戲中學會專注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7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精神科楊捷茹職能治療師指出,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症是1種神經發展障礙,會使孩子的控制衝動能力和注意力較同年孩子不足,但透過家長及孩子一同努力,仍可以逐漸縮小此差距,並增進全家人生活品質。 -
牙齒矯正不是年輕人專利 牙醫:中老年人更需要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10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表示,許多人都以為牙齒排列不整齊、戴牙套是小孩或青年族群才需要的事,為何連中老年人也要矯正?其實中老年人接受矯正治療,除了可以改善牙縫過大、牙齒歪斜等美觀問題之外,更多是為了要做假牙或植牙,改善咬合,以及治療牙周病。 -
照護老年失智症新選擇 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76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暨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醫師甄瑞興,將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引進台灣,並於10月14日(星期一)舉辦《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新書發表會。 -
腹瀉長廔管還尿出菜渣 男受克隆氏症困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96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科主任蘇銘堯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是1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因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錯誤識別,以致腸道反覆發炎潰瘍,腹瀉、腹痛和血便,成為腸癌高風險族群。 -
記憶力退化就是失智症? 醫:可能只是「假性的」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11目前假性失智症的占比超過5成,尤其60歲以下的病患,有8成幾乎都是假性失智症,而年輕人的比例也逐漸攀高,到底什麼是假性失智症?假性失智症跟失智症都會有認知功能減退的情況,例如記性變差、無法專心、反應遲鈍、無法完成過去可以勝任的事情,但失智症的致病機轉是大腦細胞的萎縮或壞死,乃是不可逆的變化,而假性失智症在改善了背後的成因之後,認知功能減退的情況是可以被逆轉、康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