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費
-
眼睛別揉!8旬嬤綠膿桿菌感染 治療無效只好摘除眼球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33奇美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林育箮表示,角膜潰瘍的形成常源自於角膜上皮組織損傷後接觸到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引發感染,例如:眼睛受到外部物體的撞擊、刮傷或劃傷而損傷角膜表面;不當使用或未徹底清潔隱形眼鏡;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眼部手術後等。儘管大部分的角膜潰瘍能夠以藥物控制,但仍有少部分會進展成眼內炎,甚至嚴重者可能失明。 -
《特管辦法》上路5年!衛福部公布成效 這癌存活約5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014《特管辦法》上路5年,其核心精神希望以醫療創新拯救生命開放符合適應症的臨床個案執行細胞治療。然而,但在癌症治療上,難以認定成效,且醫療費用昂貴,均為自費,而引發爭議。日前衛福部長薛瑞元於立院承諾,會公布癌症存活中位數等資訊。 -
高雄出現首2例本土日本腦炎 6旬翁不治、7旬婦治療中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32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20至2023年全國同期確定病例數分別為0、2、0及2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而國內今年截至5月14日,累計2例確定病例。疾管署指出,各年齡層都有感染日本腦炎之風險,民眾應提高警覺,不可掉以輕心。 -
腸病毒流行期到!就診數創10年新高 嬰幼兒小心被傳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86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4月14日至4月20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萬1643人次, 較前一週(9518人次)上升22.3%,已達流行閾值(1萬1000人次) ,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研判國內正式進入腸病毒流行期,且近期疫情呈快速上升趨勢,家長務必提高警覺。 -
隱形矯正結合AI數位升級 除了矯正常見牙齒問題也適用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94吳碧礽醫師解釋,隱形矯正與傳統矯正最大的不同,在於隱形牙套拆卸方便,不會遇到傳統矯正固定金屬黏著器脫落,或鋼線過長刮到牙肉的突發狀況,且僅需每2、3個月回診1次,矯正過程中藉由每1副不同型態的隱形牙套,來移動牙齒的位置,通常剛換新牙套時比較會有酸和緊的感覺,但不會感覺疼痛無力,相較於傳統矯正舒適度高。 -
停經前年輕型乳癌荷爾蒙受體陽性多 專家解析治療趨勢
癌症新知 / 乳癌7892年紀輕輕確診轉移性乳癌,只能摘除卵巢強迫停經才能繼續治療嗎?1名40歲出頭的未婚女性,就醫檢查已是第4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癌細胞嚴重轉移至全身骨頭,因希望保留卵巢的女人性徵,接受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治療,幾個月後骨頭處癌細胞全部消失,迄今約2年維持病況穩定。 -
藝人山豬病逝!生前罹1病症猝死率高 醫曝1檢測揪病灶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74藝人山豬在2024年4月15日不幸病逝,享年38歲。身材壯碩的他,去年被發現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檢查後一晚斷氣19次。由於體重達100公斤,加上呼吸不順暢,心臟負荷大,容易在睡夢中猝死,風險是一般人3、4倍以上。 -
台灣推動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近20年 醫揭示篩檢重要性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205面對龐貝氏症威脅,台灣是全球第1個推動新生兒篩檢的國家,目前嬰兒型龐貝氏症患者有9成5靠新生兒採血篩檢及早確診,並透過即時治療控制疾病。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簡穎秀提醒,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自2006年推出,因此目前年齡19歲以上民眾當時未能自費篩檢,具有晚發型龐貝氏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