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主權
-
健保資料庫「退出權」8月12日起 可申請不供學術使用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6925台灣健保資料庫是全球難得的醫療寶庫,基於隱私權,憲法法庭2022年宣判民眾應該擁有「退出權」,行政院5月15日正式通過衛福部「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理」草案,即從今年8月12日起,民眾就可透過書面申請「退出權」,不再做為研究之用。 -
政院通過健保管理條例草案 保障個資自主權及合理利用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7351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AI與大數據應用不僅是時代潮流,更是建構開放政府理念下的必要途徑,但其中涉及維護國人隱私,更與民眾權益息息相關。為因應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衛福部推動制定「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草案,以完備對人民資訊隱私權之保證,並規範提供或使用健保資料應遵行法定要件、正當程序及監督防護機制等事項,以及當事人得請求停止利用之相關規定,以確保個人健保資料經依法定程序處理後,可兼顧研究應用、個人資訊隱私及自主權益。 -
朝野立委提出《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 關鍵問題1次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599希望晚期患者有機會「善終」,政府於2019年實施「病人自主權利法」,但迄今5年多,民眾反應不如預期,僅10萬3000多人簽署,簽署率0.45%,外界認為,主要卡在諮商費用,患者及2名親友自付費用可能破萬,部分立委提案,建議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付,減輕民眾負擔。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費」擴大給付 這6類人納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516為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病人有知情選擇與決定的權力,衛福部健保署宣布,自114年5月1日起擴大「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費」健保給付對象,擴及「65歲以上重大傷病病人」、「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或全民健康保險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之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病人」,約180萬人受惠。 -
安樂死可以成為尊嚴善終的選項嗎? 學者專家各有觀點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139如何善終,求得好死,是許多民眾期盼的人生終極目標,立委林淑芬於立院安樂死公聽會上贊成立法,她公開表示,雙親都在75歲中風,嚴重失能,為避免避免後續疾病、失能造成自己痛苦,連累孩子受罪,如果安樂死順利立法,就可等到疾病發生時,再做選擇。 -
保障醫療自主權!簽署手術同意書前 你必須知道3件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230進行手術、麻醉或侵入式檢查前,醫師會提供說明,並請病人簽署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本意是建立治療共識,然而當醫療爭議發生時,同意書也可能成為「呈堂證供」,雙方據以爭論醫師事前是否完整說明、病人是否充分知情同意。藥害救濟基金會邀請兼具律師身分的吳政航醫師解析,簽署手術同意書時有哪些溝通的重點,讓告知與同意不只是形式。 -
事後避孕藥轉指示用藥有譜? 可參考日本醫藥區域聯盟
兩性關係 / 女人幫7927「事後避孕藥」屬於處方藥物,受嚴格管制,部分立委要求開放,可在藥局購買,不料引發醫界反彈。食藥署表示,上週召開「用藥安全可行性試辦方案」會議,擬朝日本經驗規畫,每2到3家藥局搭配1家婦產科診所,形成「醫藥區域聯盟」,保障女性用藥安全。 -
健保擴大給付7項目!ACP門診也可辦理 首度給付食品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7681健保署27日召開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共通過擴大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對象、居家血液透析、調升急診相關支付等7項重大給付,經費逾54億元,而急診相關預算就高達42.4億元,新制預計5月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