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膽經
-
秋燥皮膚問題尤以濕疹、汗皰疹易復發 中醫治療重養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7646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肺主皮毛」,指的是皮膚汗毛,台灣氣候較為潮濕,加上夏季寒涼食物吃的多,體內五臟六腑運行遭受阻礙,秋冬季節轉換時,體內代謝就會不平衡,原本應從正常管道排泄的濕氣和垃圾,改由皮膚路徑排出,進而導致皮膚發癢、紅腫等濕疹皮膚疾病。 -
B型肝炎密切追蹤很重要! 中醫治療用藥選穴穩定病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84B型肝炎在台灣相當盛行,目前國內約有200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主要傳染途徑是透過母子間的垂直感染及體液、血液的水平感染,通常成年後才感染者,有可能會產生急性肝炎的症狀,甚至少數人會轉為B型肝炎帶原者。中醫師康涵菁表示,B型肝炎以中醫來看,可分「肝膽濕熱型」、「肝鬱脾虛型」、「瘀血阻絡型」,民眾平時在用藥之餘,可多按壓「太衝穴」、「曲泉穴」、「足三里穴」達到保肝,疏肝理氣與提升正氣之功效。 -
狐臭中醫也能改善?中醫飲食搭穴道療法 扭轉濕熱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47天氣逐漸變熱,在外面活動一下很容易就汗流浹背,流汗雖是身體重要的散熱機制,但有汗臭味的民眾在此時就會感到十分難為情,甚至影響到參與社交活動的意願,若遇到高溫的情況下皮膚表面也容易孳生細菌,而汗水和皮膚上的細菌作用過後就會產生特定的味道,特別是發生在腋下的氣味,也就是俗稱的狐臭。 -
春分最適合養肝!中醫提把握這時睡美容覺 養身又養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72中醫師賴睿昕表示,以中醫基礎理論而言,五行對應五臟與四季,春季與木氣相應,臟腑對應於肝,春天是肝木旺盛的季節,此時溫暖的氣候已然來臨,最適合走出戶外,吸收新鮮的空氣,保持身心順暢。 -
「疫情宅胖」國人體重看漲! 中醫減重不靠斷食健康瘦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438中醫減重常見的3種方法,除了純天然中藥減重外,還有穴位埋線和傳統針灸減重。沈瑞斌醫師指出,埋線和針灸的穴位雷同,穴位埋線是將蛋白質加工製成的羊腸線放入穴點中,埋線於腹部和足部,如足三里、豐隆穴助去濕,每次埋線約12至16針,7至10天會自行吸收,好處是不須時常回診,但埋線後必須靠運動腹部、按摩來加強刺激穴位,常常牽動拉扯肌肉才會刺激到穴點,每天都能發揮減脂作用。 -
春天老是提不起勁犯「春睏」 這2個時段症狀特別明顯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75春睏症狀常集中在上午9至11點和下午3至5點會表現特別明顯。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是因為這段時間分屬人體脾經及膀胱經運行的時間。脾掌管人體的水濕,一旦脾氣虛弱,又受到外濕影響,運化水濕的功能出現問題,造成濕氣滯留的話,就會讓人有重濁疲憊的感覺,還可能伴隨著頭暈、食慾下降、脹氣,以及排便不順等症狀。 -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196農曆過年期間,餐桌上會看到的年菜有涼拌生菜、白菜滷、佛跳牆、火鍋、油飯(米糕)......等等,飯後還可能和家人一起喝酒慶祝,順便嗑個瓜子,吃片海苔。鄭愛蓮警告,這些通通都可能是刺激皮膚病更嚴重的食物。舉凡乾癬、溼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等患者,最忌諱吃到牛肉、羊肉、海鮮、生冷食物、海苔、堅果、酒精等食物都不能吃,一旦不小心吃到,甚至只是喝到上述食物燉煮的湯,都有可能誘使皮膚疾病發作或加劇症狀。 -
秋冬季節溼疹反覆發作! 肝功能不佳恐增加治療困難度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698鄭愛蓮說明,這類患者想要治療溼疹,需連同肝氣調理,方能根本治療溼疹,並修復受損的肝臟。首先第1步就先從睡眠開始調理,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晚間11點至凌晨1點是經絡運行至膽經的時段,凌晨1點至3點則是肝經的運行時段。肝與膽表裡相通,會相互影響身體的修復結果,因此晚間11點至3點這段黃金時間是最適合透過睡眠來讓身體排毒、解毒、修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