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部超音波檢查
-
男子腳麻、背痛至骨科求診 竟發現腎細胞癌轉移薦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7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表示,該名患者為加油站店長,生活作息正常,也無任何慢性疾病史。約2年前因下背疼痛求診,經核磁共振影像發現薦骨處有顆超過6公分的腫瘤,切片證實為腎細胞癌晚期合併遠端轉移,腎臟本身也有1顆約2公分腫瘤,屬於重大疾病。 -
膽結石高危險族群注意! 飲食過油、過飽嚴重恐致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50不過,膽結石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僅約2到4成會出現腹部疼痛的症狀,大多是以右上腹或上腹疼痛來表現,可能會伴隨噁心嘔吐或消化不良,容易在吃完大餐後發作,嚴重時可能導致膽囊炎、膽管炎甚至胰臟炎,若有持續疼痛、發燒、黃疸現象,不及時就醫可能有生命危險。 -
長年腰痛醫不好 超音波檢查兩側腎臟長滿囊泡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98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徐萱竹指出,多囊腎是種跟家族遺傳性有關的腎臟疾病,會導致腎功能逐漸惡化,通常在50至60歲左右就必須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約占目前全台洗腎人口的5%。臨床常見的單一偶發良性水泡,原則上只要每年追蹤腎功能、每3年1次腎臟超音波追蹤即可,不用過度焦慮,但多囊腎的病人就必須提高警覺,嚴格控制血壓。 -
腹痛位置固定且持續 恐為大腸癌警訊不可不慎
癌症新知 / 腸癌6249大腸癌在癌前病變或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是經由篩檢才得以發現,因此當出現症狀就醫時,通常已是第2期或更嚴重,常見的症狀有:不明原因腹痛超過1個月以上且疼痛位置固定、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無法解乾淨的感覺、血便、貧血、體重減輕……等。 -
婚後3年難做人 冷刀切除子宮腫瘤讓她喜獲雙胞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904郭綜合醫院婦產部部長林大欽表示,傳統電燒手術是透過導電產生超高熱能達到「熱切割」效果,但因能量釋出範圍較廣,不易掌握,容易傷及子宮內膜正常組織,增加術後子宮腔沾黏或子宮內膜太薄的機率。 -
她子宮內膜長息肉陰道異常出血 冷刀守護處女膜完整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7郭綜合醫院婦產部部長林大欽表示,傳統清除子宮息肉及肌瘤的手術以電燒刀為主,透過導電發出超高熱能,達到「熱切割」效果,但因能量釋出範圍較廣,容易造成子宮內膜受傷,且傷口較大,連帶復原時間也較久。 -
上腹痛查不出病因 這個檢查揪出膽囊炎病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0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膽囊炎的典型症狀為右上腹壓痛,痛覺可能延伸至背部或右肩膀,也會出現噁心、想吐及發燒等症狀,若膽結石阻塞總膽管,還可能引發黃疸,但因趙女士的症狀不典型,僅以陣陣腹痛表現,故多次赴診所檢查仍無法揪出病因。 -
健保放寬C肝口服藥物條件 肝基會呼籲及早篩檢治療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908肝基會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表示,今年以「多元夥伴合作」、「篩出即治」策略執行肝炎篩檢活動,與當地衛生單位協調抽血人力資源、動員地方人士宣傳、協調地區醫院配合轉診、縮短就醫流程、專車接送等,自去年初至今年6月底,為6縣市28個鄉鎮民眾進行免費肝病抽血篩檢。藉由族群大規模有效治療,減少病毒傳播機會,並建立地區性C型肝炎根除計畫,直接與官方資源結合,推行至全國各地,成果顯示,患者轉介治療率高達8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