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腔
-
減重手術新浪潮!機器人手術突破傳統 精準優化降風險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5783黃致錕院長指出,所謂的「機器人減重手術」,是指透過醫師操作先進的機器人手術系統,來達成侵入性更小、精準度與靈活度更高的手術。而減重手術也從過去傳統的開腹大傷口手術,演進至微創的腹腔鏡手術,甚至更進一步發展至目前最新的機器人減重手術。由於執刀醫師所需耗費的精神與體力都相當高,反之,執行機器人手術時,醫師透過操作機器人來進行,手術相對輕鬆且精準。 -
6旬翁健檢發現腎水腫!竟是與1癌症有關 醫揭常見原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74一向身體沒什麼毛病的60歲陳先生拿著健康檢查的報告走進門診,說他的腎臟「淹水了」,仔細看報告的內容,原來是腎水腫,經過一系列仔細檢查後,發現他罹患了「腎盂泌尿上皮癌」,因腫瘤阻塞導致腎水腫,後來陳先生接受了腹腔鏡手術,將腎臟、輸尿管及膀胱袖口切除乾淨,後續在門診追蹤腎功能及腫瘤情況。 -
女子罹多囊體重破百!月經1年沒來 醫採1療法成功減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459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暨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林逸峯表示,大部分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可能有代謝症候群,且約有60%的人合併肥胖問題,但體重減輕後症狀常會獲得改善,所以臨床第一線治療方式主要以降血糖藥物加上飲食、生活型態改變,改善病人的胰島素抗性,減輕體重達到症狀緩解。 -
5旬婦腹痛不止竟與避孕器有關 婦產科醫師揭關鍵主因
兩性關係 / 女人幫1092155歲的張女士日前因腹痛1個多月,本以為是腸胃症狀,至地方診所看診服藥後仍舊疼痛不止,遂至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門診就醫,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竟是放置10餘年的銅製避孕器穿透子宮,引起腹腔嚴重發炎感染,且出現小腸沾黏,邱筱宸醫師以電腦斷層確認避孕器的確切位置後,執行子宮開腹切除術將子宮摘除,並仔細清理子宮及小腸的沾黏情況,術後病人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
大腸直腸癌怕轉移惡化 術中放射線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
癌症新知 / 腸癌12025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行中,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大腸直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難以察覺,有些患者發現時常是中後期,癌症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往往增加治療的難度。 -
31歲女警婚前健檢發現卵巢癌 治療後自然懷孕順利生子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6777罹患卵巢癌,只要及早治療,仍然能夠懷孕生子。中部1名女警就這樣辦到了。中部1名今年35歲的女警,在4年前到員榮醫院做婚前健檢,意外發現卵巢癌症指數高出20倍,後來她到台中榮總複檢,確定罹患卵巢癌,於是她延後婚期,並接受治療,結果2022年自然懷孕,順利生下孩子。 -
3歲女童天生無肛門 雙和醫院攜手美醫療團隊6小時重建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6403歲女童婷婷(化名),因早產胚胎發育不完全,出生時被發現有先天高位無肛症合併泄殖腔異常,陰道、尿道及肛門相連,雙和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魏晉弘醫師指出,無肛症在國內發生率約為4,000之1至5,000分之1,本就屬於相當罕見的疾病,而婷婷的情況又更為嚴重複雜,需投入相當醫療人力與資源才能展開治療。 -
男子抽菸又不積極控制糖尿病 健檢紅字多還罹癌中之王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974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目前造成胰臟癌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確,但依據個案狀況仍可找出高危險族群,包括60歲以上的年長者、有家族遺傳及有遺傳慢性胰臟炎的人、糖尿病者、有抽菸者、或是家族中有遺傳性結腸癌、乳癌、卵巢癌及黑色素瘤的家族也較容易得到胰臟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