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腔鏡
-
醫療結合AI人工智慧 達文西手術傷口小復原快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22台灣機器人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指出,機器人手術應用領域越來越廣,現已擴及頭頸部、心臟外科、胸腔外科、胃腸外科、肝膽胰、泌尿科、婦產科、大腸直腸外科以及護理等9大領域。
-
看見血尿驚慌失措 竟是火龍果惹禍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86如果是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等問題,則視患者身體狀況,選擇保守治療、藥物排出治療,或是內視鏡手術、經皮腎造廔取石術、腹腔鏡或開腹手術取出結石,及體外震波碎石術等。
-
疝氣八成在腹股溝 人工網膜修補成主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65疝氣必須靠醫師觸診來診斷,而且只能透過外科手術治療。傳統手術方式是將臟器放回正常位置後,直接將缺損組織縫合,但容易造成周邊組織張力大、病人疼痛、且復發率可能達10至20%。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利用無張力的人工網膜進行縫合,已成為現在疝氣修補的主流手術,游智欽提到,人工網膜會被人體吸收,利用它修補疝氣,腹壁會更厚實、復發率可低於5%,目前大約有八成的疝氣修補都是使用人工網膜。
-
害怕疝氣手術陰囊不保 老翁下體腫如哈密瓜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527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高國堯指出,治療疝氣,並不會切除陰囊,而偏方通常含有來路不明的傷腎成分,損及腎臟功能,「手術是治癒疝氣的唯一方法」,建議患者及早就醫,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
子宮內膜異位患者難受孕 口服黃體素可改善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323台北醫學大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暨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理事長曾啟瑞指出,經期來臨出現連續3天以上經痛,或經痛程度影響生活及工作,以及經期前後容易腹瀉,加上久婚不孕,這些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症狀。
-
肥胖與糖尿病息息相關 胃夾代謝手術重拾健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491目前常見的減重手術不外乎胃繞道、縮胃,還有胃夾手術等,不同的減重手術各有其利弊。台中大里仁愛醫院顧問醫師趙世晃說明,胃夾手術主要是透過腹腔鏡把「胃夾」夾在食道下方與胃壺部上方後固定住,液體食物可流過去,固體食物必須細嚼慢嚥,才能通過僅僅1公分的管徑進入大胃囊。換言之,在不破壞胃部原有結構下,可延緩食物進入胃,並拉長胃排空的時間,製造飽足感,以達到減少攝取熱量的目的。減重成功後若有必要可將胃夾取出,就能恢復胃部的原有模樣。
-
表姐弟體重破百 胃縮小減重手術找回健康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465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減重醫師鄭伃書指出,一名27歲黃先生,體重最高飆破143公斤,收縮血壓高達180,害怕會中風癱瘓一輩子。經評估後,做了腹腔鏡胃縮小手術,現在減重到78公斤,一年多來沒復胖,他表示「手術後我的食慾自然減低,擺脫高血壓,找回健康真的太開心了」。
-
她經期肚臍竟流血 原來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330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理事長曾啟瑞醫師指出,子宮內膜是位於子宮腔內的腺體組織,會受卵巢荷爾蒙刺激而週期性地增厚、剝落,形成經血。一旦經血逆流到腹腔,子宮內膜細胞就可能在子宮外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