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瀉
-
每日血便逾10次!婦確診潰瘍性結腸炎 治療控制迎曙光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860現年58歲陳女士15年來深受腹瀉、腹痛、血便所苦,尤其近幾個月嚴重到夜不成眠、1天跑10多次廁所、甚至常常滲漏糞水,讓她苦不堪言。所幸經彰基醫學中心顏旭亨醫師收治,確診為潰瘍性腸炎、並以進階藥物治療,陳女士終於可以安心擔任兒子的婚禮主婚人。 -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全球經濟台股慘綠 投資人精神壓力大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0456美國總統川普的大動作調高關稅政策,全球經濟瞬間受到波及,短短幾天內台股大跌,甚至啟動國安基金來護盤股市,投資人看見股市行情綠油油,無不愁雲慘霧、哀鴻遍野,有網友戲稱,最近公司鎖住頂樓大門,避免員工做傻事。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投資人因資產大幅縮水,短時間內損失數百萬元,融資遭追繳,無法入眠,如出現類似壓力創傷反應,務必儘速就醫。 -
丹麥新研究 老鼠注射糞便萃取物能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39過去大家總是喜歡用「視如糞土」來形容對某些事物的輕視,但現在你可能要改觀了!根據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肥胖小鼠,在移植瘦的小鼠的糞便後,體重顯著減輕,並降低了第2型糖尿病上身的機率,也就是說,小鼠的健康狀態因為糞便獲得了改善。 -
瘧疾境外移入19年同期新高 前往疫區先看旅遊醫學門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437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4月7日累計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近19年(2007-2025年)同期最高,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分別為獅子山及索羅門群島(各2例)、坦尚尼亞、肯亞及非洲中部(各1例),其中6例感染惡性瘧,1例感染間日瘧。近19年(2007-2025)累計194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惡性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 -
白帶過多恐為濕性體質 中醫:四神湯可作日常去濕食療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9961春天氣候潮溼悶熱,許多民眾會出現水腫、疲倦等症狀,女性則易有白帶的困擾。日前有一名18歲的張姓女學生,因多年來分泌物異常量多,需每日頻繁更換護墊來維持私處清爽,考慮到不想再服用抗生素及外用藥膏,從而前往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就診。經診斷治療後,白帶量多的情形明顯改善,不再困擾。 -
生魚片藏海獸胃線蟲 感染恐引發噁心、嘔吐及皮膚紅疹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50現代人喜愛生魚片、握壽司等生食,品嚐海鮮原味。然而,美味的新鮮海產中卻可能潛藏一種「隱形殺手」—海獸胃線蟲。這些寄生蟲難以肉眼察覺,若不小心食用,可能引發嚴重的腸胃不適。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廚師,也需要依賴專業處理手段來降低感染風險。食藥署特別向民眾介紹海獸胃線蟲症,它到底是什麼,又該如何預防呢? -
大腸癌徵兆注意! 醫:血便、便秘腹瀉交替、體重減輕
癌症新知 / 腸癌12125依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238人,發生率為每10萬人38.4人,更是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平均每天有44人罹患大腸癌,且近9成的個案是發生在50歲以上的民眾。近年國內與國外的醫學統計數字上看到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統計顯示全國45至49歲大腸癌發生率由2010年每10萬人40.63人上升至2021年48.18人。因此行政院已經宣布2025年預計增加40億癌症篩檢預算,強化癌症篩檢政策。 -
流感公費藥物使用將調整 早產兒腸病毒重症奪命引關注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261疾管署公布今年第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北部未滿1個月新生男嬰(早產兒),2月中旬因呼吸窘迫收住兒童加護病房,3月中旬出現血氧低、心搏過緩、肝炎、血小板下降等敗血症症狀,3月17日不幸死亡;經檢驗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不過,家庭接觸者,或是住院時間所接觸的醫護人員、同病房患者等都無感染腸病毒,目前感染源待釐清。疾管署呼籲,請準媽媽及照顧者加強個人衛生並留意嬰幼兒健康,醫療院所、產後護理機構等應落實感染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