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腸胃道
-
女子關節卡卡開不了口! 醫揭顳顎關節症候群風險因子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07奇美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偉廷指出,顳顎關節疼痛或稱顳顎關節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的發生常常是因為突然張大口,例如打呵欠,或吃到堅韌的食物所誘發,原本關節內的關節盤與關節頭活動自如,但當控制關節盤的肌肉過於緊繃,恐致關節盤前置型錯位,進而產生關節活動障礙,開口受到限制。 -
吃藥不配水、吞完膠囊馬上躺! 專家揪出服藥NG行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21台灣大學藥學專業學院助理教授黃彥銘指出,口服藥品劑型的不同,主要根據藥品特性、吸收效果、口味刺激等因素而定,一般來說,錠劑是最為常見的藥物劑型,藥品主成分外加入各種賦型劑,經過造粒、乾燥、整粒、打錠、除粉等程序後,完成1顆顆硬硬的藥錠。 -
「硒」元素具抗氧化作用 助年長者預防神經退化性疾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910林邵臻醫師舉例,素食者容易缺乏硒,是因為硒雖然可以透過食物攝取,如巴西堅果和豆腐,但大多數仍存在於動物性食材,如鮭魚、蝦、雞肉、牛肉等。此外,生病和經常需要接觸重金屬的工人,因身體處於大量消耗硒的狀態,除了透過食物的攝取外,建議在經過醫師進行血液或尿液檢測評估後,額外透過高純度活性硒口服補充劑或硒營養針劑點滴來補充。 -
中醫能治食物中毒 醫解析:急性期、緩解期處方大不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78中醫師周大翔表示,食物中毒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嘔吐、脫水等等症狀,中醫在治療用藥上會區分「病發急性期」及「緩解期」來給予適合的藥物,以幫助病人緩解症狀,調理身體腸胃機能。 -
台灣人吃帶殼海鮮易食物過敏 業者販售沒標警語恐挨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93為避免民眾吃到過敏源食物引發症狀,食藥署訂定「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市售包裝產品含有甲殼類、芒果、花生、牛奶、羊奶、蛋、堅果類、芝麻、含麩質之穀物、大豆、魚類等及其製品,及使用亞硫酸鹽類等終產品其二氧化硫殘留量每公斤10毫克以上者,均須在產品的容器或外包裝上,顯著標示含有致過敏性內容物名稱之相關醒語資訊,方便民眾挑選與購買。 -
組織胺中毒常發生於海鮮 醫點名:這些魚類別久放在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6889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表示,海鮮中像鯖魚、鰹魚、沙丁魚、虱目魚等等魚類,一旦保存條件不佳導致細菌增生,民眾在不知情下攝取容易發生組織胺中毒,短短幾分鐘就可能皮膚起紅疹,出現頭暈、頭痛、胸痛、呼吸困難等等症狀。 -
益生菌吃多久才有效?何時吃? 益生菌常見QA全整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04腸胃經常咕咕叫,有便秘問題卻難以改善嗎?現代人面對腸胃道問題,除了應該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外,平時還可適時補充益生菌保健食品。由於益生菌好處繁多,可為腸道增添好菌,使其順利運作,但在服用益生菌前,仍有些注意事項需要特別留意,以免沒有攝取到好菌,還花了冤枉錢。究竟益生菌好處有哪些?何時吃最好?要吃多久才會發生功效?與乳酸菌差異為何?本文將為你1次解答。 -
沒減肥體重卻大幅下降? 醫:體重減輕恐與這原因有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27新竹台大分院家醫部葉乃綸醫師表示,「體重減輕」是家醫部門診病人中常見的主訴之一,同時這類病人通常沒有其他器官相關的症狀,所以平時量測並注意體重變化相當重要,排除刻意的減重行為,6個月內體重持續減輕5%以上,就應考慮就醫評估,尤其對老年病人而言,非意願性體重減輕將會增加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