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腫瘤轉移
-
乳篩工具有7種 黃星華醫師健康開講說分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508乳癌可藉由「分期」界定癌細胞在體內的範圍,第0至3期都屬於早期乳癌,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都有70%以上,但進入第4期後存活率大幅跌至24%,證明「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對於病情控制有重要的影響。目前乳房篩檢的工具分7種,其功能性不盡相同,黃星華簡單分析各個方式的原理及優缺點,讓處於不同年齡、風險族群的民眾能充分了解,並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篩檢方式。 -
他肝癌復發 65歲歷經4次手術仍重返職場
癌症新知 / 肝癌4439肝炎、肝硬化、肝癌為肝病3部曲,嚴重危及國人健康,一旦罹癌很容易復發,65歲蔡先生就因腫瘤不斷復發,前後共動了4次手術,服用一、二線標靶藥物合併血管栓塞治療,才終於讓病情穩定下來並重返職場。 -
斑馬藝陣踩街宣導 響應神經內分泌腫瘤日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060 -
斑馬藝陣踩街宣導 響應神經內分泌腫瘤日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834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10大警訊包括了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潰瘍、低血糖嚴重飢餓感、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等,表現多樣性,確實增加了早期確診的難度。 -
她罹晚期肺腺癌 接受新藥臨床試驗求生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999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晚期肺癌患者治療方式包括化療、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標靶治療可透過基因檢測為個人量身訂製精準治療方法,但各有個優缺點。 -
擊敗女性癌症頭號殺手 中西醫共治救乳癌患
癌症新知 / 乳癌4883喜豐堂中醫診所院長葉金隆醫師以中醫的角度談癌症,指出癌症是因為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的毒素,而這些長年累積於體內的「邪毒」無法代謝排出所致。中醫治癌的「消、清、扶正」三準則,就是直接「消」滅癌細胞,縮小腫瘤硬塊;「清」除淋巴系統積藏的毒素,破壞癌細胞賴以生長的環境;「扶正」自體免疫功能,強化體內自癒力。 -
受飲食西化影響 攝護腺癌好發年齡層下滑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168三軍總醫院教學副院長查岱龍表示,早期攝護腺癌病人的十年存活率高達95%,晚期攝護腺癌則低於20%,隨著飲食西化,年輕攝護腺患者越來越多,曾收治38歲第二期患者。建議40歲以上男性應該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治療。 -
癌細胞轉移有跡可循 台大團隊發現預防機制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706沈湯龍表示,英國外科醫生 Stephen Paget 於1889年曾提出癌症轉移「種子與土壤」理論,認為癌轉移並非隨機隨地的發生。癌細胞如同種子,唯有在已施肥的組織環境中,才能轉移生長。而這次研究結果則闡釋了這項理論。將來病患發生癌轉移,不必等到晚期即可採取預防措施,改變了現有癌症的治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