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腫塊
-
鼻塞、流鼻血竟是鼻咽癌! 醫示警:出現3症狀速就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95一名50歲男性患者因肥胖和高血脂問題長期追蹤治療,某次回診時突然表示頸部摸到腫塊,擔心是甲狀腺問題。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後,患者才透露鼻塞情況已持續約半年,症狀時好時壞因此沒放在心上。令人擔憂的是,最近三個月擤鼻涕時偶爾會發現帶有血絲,由於本身有吸菸、喝酒與嚼檳榔的習慣,他一直以為這些症狀只是「火氣大」而已。醫師當下警覺同時出現鼻塞、輕微流鼻血及淋巴腫大三種症狀,立即轉診至耳鼻喉科深入檢查,最終確診為鼻咽癌。 -
過度曝曬陽光 當心罹患最常見的皮膚癌「基底細胞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0109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癌,也是最常見的癌症,病變細胞來自表皮基底層或毛囊最外層細胞。發生率大約為每年每10萬人之中數百人,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發生率隨年齡增加,特別是年長者、膚色較淺者及男性,80%發生於頭頸部,其餘部位則較少見,主因與陽光中紫外線的曝曬量有關,三價砷化物也是原因之一。 -
七夕情人節迎來「接吻病」! 感染科醫師提醒預防關鍵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739農曆七夕即將到來,在這浪漫的日子,不得不小心「接吻病」。台東馬偕感染科許瀚仁醫師表示,EB病毒感染又稱作「接吻病」,因它主要傳播途徑是唾液,全世界超過9成的人都曾感染過它,大多沒有大礙,不過一但免疫力下降,病毒就有可能活化而出現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或較嚴重罕見的嗜血症候群,不可不慎!提醒民眾,一旦有不明原因發燒及持續性的疲倦,應儘早就醫進一步檢查。 -
贅生皮多為良性增生 醫: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需就醫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16484日前1名43歲的女性,在右腹股溝處發現突出一顆吊鐘狀小腫塊,原先不以為意,後來因局部出現腫痛症狀而就醫。檢查後卻認為贅生皮,因長期摩擦導致皮膚破損,進而引發傷口發炎,所幸經治療後痊癒。另外有1名62歲的男性,原左頸部皮膚有1小腫塊,其在自行塗抹藥物後因腫痛而就醫,診斷為局部化學性灼傷,是由藥劑刺激贅生皮所致。經治療後,傷口癒合良好,症狀也有所改善。 -
鍵盤族注意!手腕冒出「小肉球」 當心腱鞘囊腫在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3330歲的陳小姐是個標準的電腦族,每天至少要在鍵盤前奮戰8小時。某天洗手時,她突然摸到右手腕冒出一顆硬硬的「小肉球」,不痛不癢但就是很明顯。起初以為是撞到什麼東西腫起來,沒想到過了一個禮拜還存在,甚至開始出現痠痛,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腱鞘囊腫」作怪! -
乳房良性葉狀瘤勿輕忽 內視鏡微創完整切除重建保健康
癌症新知 / 乳癌1056830歲的許小姐日前摸到左側乳房有明顯腫塊,且短期內快速變大,因此至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陳昱天門診。經乳房超音波與粗針切片檢查發現有約3公分大的葉狀瘤及2顆小腫瘤,考量許小姐的病灶接近乳頭且其他小腫瘤,也無法排除是否為葉狀瘤,最終執行內視鏡輔助微創乳房全切除手術合併重建,手術確認為良性,所幸手術順利,腫瘤完全切除,後續追蹤未見復發。 -
長庚研發冷凍槍治療消除良性口腔血管病變 登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65267歲退休婦女性總習慣帶著口罩,因她口中有顆乒乓球大小的腫塊,以致下唇嚴重變形,外觀驚人,幾乎門不出戶。原本以為牙周病所致,但牙醫師驚覺有異,轉介至口腔外科,檢查及病理檢查後確診為「良性口腔血管病變」。醫療團隊進一步追蹤33名「良性口腔血管病變」患者,其中67歲女性於接受3次冷凍治療後,病灶明顯縮小,最終完全消失,6個月追蹤也未見復發。整體來說,病灶復發率極低,證實冷凍槍治療的穩定性與長期療效,該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臨床口腔研究」。 -
夏天愛吃生冷飲食積痰濕 中醫揭子宮肌瘤好發4大成因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3798子宮肌瘤是長在子宮腔的良性腫塊,是依賴於雌激素生長的腫瘤,孕激素也會促進肌瘤生長,因此懷孕時可能讓子宮肌瘤變大。中醫觀點認為,子宮肌瘤屬於「癥瘕」與「石瘕」的範疇,由於月經期間,寒氣入侵,或因飲食內傷、情志憂鬱,導致氣機阻滯,瘀血內停滯於子宮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