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部血液循環
-
家有失智症患者恐增經濟負擔 平日應做好末梢血循保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56仁愛神經內科診所施信安醫師說明,失智症因不當飲食習慣、年齡增長,逐漸帶來腦部氣血循環減弱、引起的腦部氧氣與營養供給不足有關,常見症狀有忘東忘西、不記得昨天或幾天前旁人說過的話,或反覆詢問同一件事,如忘記藥物吃過沒?嚴重甚至忘記曾經吃過午餐或晚餐等。 -
健忘是失智前兆? 專家:大腦末梢血循不良失智率更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447針對血管性失智症該如何預防呢?詹求孚醫師指出,大腦屬於末梢血液循環的一部份,若想增加腦部血液循環,避免腦細胞衰退,以預防記憶力減退和失智症的話,可藉由銀杏葉萃取物增進血液流動性、平衡腦血管血流量,有助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 -
「吃銀杏、防失智」真的嗎? 銀杏葉和銀杏不同別吃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95恆春邱外科診所家醫科醫師邱楠達表示,許多民眾在出現健忘現象時,容易誤以為自己罹患了失智症而前來求診,事實上,因老化引起的記憶力衰退並不等於失智。老化與失智的差別是,老化忘記的事情能仰賴他人提醒而想起,而失智除了健忘,無病識感,到後期更是會完全忘記自己說過、做過的事,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情緒變得憂鬱或暴躁也時有所聞。 -
全球唯一銀髮族專屬AI體適能魔鏡 簡單檢測降低老化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861今(110)年5月進入全國第3級防疫警戒到8月底為止,除了住宿型長照機構,日照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全數關閉,3個月共影響4,512間社區據點,若以經營良善據點平均服務100位長者來計算,恐影響45萬名長者!成功大學生理學研究所z副教授蔡美玲說明,銀髮族居家防疫時無法至據點運動,缺乏結構性的身體活動量,恐連帶引發心肺功能衰退。 -
吃銀杏補腦真有用? 健忘可能是失智前兆早發現早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65台南奇盛診所主治醫師陳之盛表示,一般年過40記憶力便開始衰退,可能會自覺健忘,需要設定手機行事曆提醒待辦事項,容易發生「健忘」的情形,但並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能力。 -
心律不整不只心臟出問題 這些器官可能也受累併發症多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86心臟本身的養分與氧氣來自於冠狀動脈供應的新鮮血液,對於維持心臟功能非常重要。偶發性的早期收縮影響最小,心律過速的心室頻脈則會使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60%左右,及心臟收縮輸出量減少80%以上。 -
這件事多做幾下! 腦部血循暢通 失智症不上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72日本研究發現,咀嚼能夠有效防止記憶力衰退,若能達到充分的咀嚼,可以使腦循環增加約50%。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朱政一指出,的確有研究指出,咀嚼會刺激腦部主管記憶力的部分,由於腦部的海馬區細胞,正是掌管學習的區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衰退,短期記憶力也會衰退,而咀嚼的動作,可以提高腦內海馬組織的信號活躍性,以防止老化。 -
關心長輩從牙齒健康開始 預約一口好牙呷百二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271牙醫師宋慧玲表示,長輩整牙的目的不單為美觀,更在於良好的咀嚼力,只要牙齒咬合好,老人家吃東西時便不再費力,身體獲得足夠的養分也較不容易生病,並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堪稱健康禮物的最佳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