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細胞
-
失智與老化差別在哪? 醫:失智症病程是從失憶到失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36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鄧鐘泉表示,失智症不同於正常的老化過程!正常老化可能會導致短暫的記憶喪失,但通常能夠恢復,而失智症則是腦部病變,導致長期記憶喪失和認知功能衰退。 -
1人中風全家發瘋? 超過6成患者於中風後1個月內失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82中風是造成國人失能的主因,健保中風登錄資料顯示,超過6成患者於中風後1個月內失能,半年內仍失能比率達51.72%,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最新一項調查更發現,僅25%能自行更衣洗澡,多數患者都要由旁人協助,生活難以自理,影響6成照護者工作與收入,正所謂「1人中風,全家發瘋」。 -
為助中風父康復!孝子奔波近2百公里 尋求中西醫合治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81因應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黃仲諄呼籲,大家可牢記FAST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快送醫!」如果發現身邊親友有症狀,要把握黃金3小時趕緊治療。同時民眾平時要維持健康生活,不抽菸、勤運動,遠離三高風險,才能有效預防中風發生。 -
中風後拚復健!馬拉松之父僅花半年 從臥床到站起行走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457「我從沒想過自己會中風,人生第1次遇到要復健!」被譽為馬拉松之父的盧瑞山,本身具心臟病家族史、也裝過心臟支架,68歲的他在今年4月某日運動後,竟出現無力、意識改變等中風症狀緊急送醫,經手術後一度生活無法自理,只能整日臥床,這讓熱愛運動的他相當絕望,所幸積極復健之下,他現在已恢復正常生活,每日健走2、3公里也沒問題。 -
睡著不等於睡得好! 醫:改善血液循環助緩解焦慮失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055焦慮、失眠是現代人常見文明病,失眠原因包括內在與外在因素,焦慮與失眠常會互相影響,很多人以為睡的時間夠多就是睡好。醫師表示,睡醒後仍感覺不舒爽、疲累,就是1種失眠表現;另外,年長者大腦或身體退化、有慢性疾病、血液循環差,也都與焦慮、失眠有正相關。 -
48歲婦人忘關爐火確診失智症! 醫籲及早警覺延緩惡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96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黃怡臻醫師提醒,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和健康意識提高,越來越多家庭開始關注早期症狀,並帶疑似失智症的親屬就醫。黃醫師補充,年輕人也有機會罹患失智症,部分年輕人因家族遺傳、腦血管疾病或頭部外傷而罹患失智症,無論年齡大小,早期發現與治療是控制病情的關鍵。 -
失智症不只是健忘! 中醫:針灸、茶飲助延緩失智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28中醫師莊可鈞表示,中醫對於失智症相關的描述,散見於「癡呆」、「呆病」、「健忘」、「善忘」、「文痴」等證當中,病位在腦卻和五臟六腑有密切相關,治療建立在「平肝」、「養陰」、「活血」、「溫腎」、「醒腦開竅」等方法之上。 -
對抗高齡化社會2大神經退化性疾病 活性硒助延年益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50陳乃菁醫師提醒,並不是所有形式的硒都能被人體有效利用,只有「活性硒」成分能夠經人體代謝轉化為硒蛋白,發揮抗氧化和消炎作用。活性硒能夠形成約25種不同的功能性硒蛋白,每種硒蛋白分別在身體的不同系統中發揮重要的保護作用。除了抗氧化、抑制病毒,這些硒蛋白還能調節免疫系統、促進排毒和維持生殖健康。